如此前行约莫一个时辰,山道渐窄,石阶陡峭,前方山势也愈发幽深险峻。忽然之间,自石阶上方传来一阵灵力震荡,波动驳杂凌乱,似有斗法余波残留于空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张炀脚步一顿,眯起双眼,抬头望去。
但那片区域已被山势遮挡,云雾缭绕,无法窥得全貌,唯有灵气搅动的痕迹,犹如涟漪激荡,透出几分不安。
就在此时,前方数百丈外的四位黑袍人身形一震,竟不再掩饰,骤然加速,衣袂猎猎,直奔山道深处。
张炀眼神微凝,心中生出几分警觉。他眸中寒芒一闪,随即低声一喝:
“胡道友,前方起了乱子,黑袍人也动了,我们也得提速了。”
胡英俊闻言连连点头,早已压不住好奇与不安。
两人随即加快脚步,沿着石阶飞掠而上,足尖轻点,身影如燕,风声掠过耳畔。
越往上走,灵力波动越发剧烈,隐隐还能听见远处传来的爆鸣之声,以及法术激荡山石的闷响。那声音虽然断断续续,却带着一种压抑的凶险气息。
张炀一边前行,一边神识外放,试图捕捉更多细节。
忽地,他感受到一缕极其微弱却异样的气息,那气息中混杂着阵阵充沛的灵气与血腥的味道,似有高阶修士正在激斗。
“这些大势力中人果然先碰上了麻烦。”他心中沉吟,“黑袍人匆匆加速,恐非单纯想探查……也许,他们正等待此机。”
“杜哥哥!”胡英俊忽然传音道,“你有没有觉得,那黑袍四人根本不像是来争机缘的,倒像是在等某个机会出手将诸多势力妖孽一网打尽?”
张炀未答,只是微一点头,步伐不停,眼中寒芒更盛。
张炀与胡英俊加快脚步,沿着石阶攀行不久,便来到一处开阔地段。
眼前赫然是一座百丈方圆的广场,地面由整块青白石铺就,岁月侵蚀之下斑驳斐然,其上残留的灵纹隐约可见,仿佛曾有强大阵法镇压于此。虽久失修,仍隐有灵韵萦绕,昭示着当年天星宫的非凡底蕴。
广场中央,耸立着一尊通体白玉雕刻而成的巨型石像,足有十余丈高。石像身披白袍,长发束冠,足踏浮云,左手持卷,右手自然垂落,袍袖仿佛随风轻扬,姿态飘然洒脱,宛若云中仙者。
唯独那面容,却是一片空白。既无雕刻之痕,也无岁月磨损,仿佛从一开始,便被人有意空着。那份空白,与其仙风道骨的姿态形成强烈反差,平添几分诡异莫测。
张炀目光微凝,盯着石像良久未语。一旁的胡英俊低声开口:
“这尊石像,想来便是传说中的‘大贤师’……天星宫立教之初,据说就有一尊大贤师的雕像竖立在天星宫之中。但为何面容空白,却让人难以琢磨。”
张炀轻轻点头,目光略向胡英俊一瞥,又转回石像,沉吟片刻。见其并无灵力波动,也无阵法牵引,显然非守护之物,这才稍稍放下戒心,将目光转向广场更深处。
很快,他目光一顿——
只见脚下那通往天星峰的主石阶,自广场中央笔直延伸而上,穿入重重云雾,宛如通往天穹的神道。
而在广场左侧,却横出一条不起眼的岔道,幽深而狭窄,仿佛直入山腹。其前未设禁制,唯有淡淡氤氲之气自内弥散,夹杂着一缕若有若无的灵性气息,令人心神不由自主地向往。
张炀眼神一凛,只见那四名黑袍人正潜伏在岔道口前,屏息凝神,半隐于阴影之中,谨慎地朝通道内部探视。
他心头一紧,连忙伸手拉住胡英俊,压低声音道:
“退后,莫让他们察觉。”
胡英俊会意,随张炀悄然退至广场边缘的一块巨石后。张炀翻手取出匿神纱,灵力一催,银芒流转,两人身影立刻隐入虚空之中,连气息也随之泯灭。
一切准备妥当,张炀悄然探头,再次望向岔道方向。
只见那名唤作“贪狼”的黑袍修士正半蹲于地,神识若隐若现地探入通道之中,口中与身旁几人低语交谈。他神色中并无警惕,反而隐隐流露出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,似乎洞中已现端倪。
“这条岔道……怕不是通向什么隐秘之地吧。”张炀目光深邃,心中暗自思量。
喜欢玄青录请大家收藏:()玄青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