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还有一点。”景桓对着晟元帝拱了拱手“臣想恳请皇上,开渠挖河,打通南北运河,如此一来南方的水可缓解北方的干旱,水路一通,一来能省不少路程,也能使南方的瓜果,运送到北方。”
晟元帝沉吟了一下,眉头紧紧锁了起来“可是开渠挖河,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,许多河道年久失修,除此之处还有许多民房建在了河道上。”
“若是要挖河道,这些百姓就得迁移,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。”
景桓却坚定的说道“那陛下想过没有,若是南疆有了战事,仅凭陆路得走上十天半个月,如果走水路,三五天即可。”
他俯身指向舆图上的漕运干线,指尖重重叩击着纸面“眼下看似耗费人力物力,实则是为大晟铺就长远之路。”
晟元帝心中一动“你说的朕不是没有想过,只是这银子,从何处来?”
景桓的手指,指向舆图上的边界,重重一点“自然是这里。”
“这是大晟与十三部的边界。”晟元帝不解的看着景桓“皇叔,你是何意?”
“开市。”景桓声音清晰的说道,他的手在边界位置画了个圈“十三部已经归降大晟,周边小国在我大晟国威下,瑟瑟发抖,越国,宛国还有南疆这些小国,实力不足为惧。”
“虽说与我国时有摩擦,但也只是为了果腹,他们有铜铁矿,玉石,我们有丝绸茶叶。
开通榷场既能互通有无,朝廷更可从中征收关税,这笔收入足以支撑运河工程。”
晟元帝盯着舆图上的边界线,眉头拧起。
“只是这几个小国素来桀骜,互市恐生事端。”晟元帝仍有顾虑“何况朝中必有大臣反对,说与蛮夷通商有失国体。”
“国体在民心,不在虚名。”景桓眼中闪过锐利锋芒“若能让边疆安稳,国库充盈,何乐而不为?
至于反对之人……”
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“无非是怕断了他们私下走私的财路罢了。”
这话正戳中要害,晟元帝猛地拍案“好,便依皇叔之计!明日早朝朕就宣布此事,先从云州边境试行互市,运河工程也即刻命人勘测筹备。”
说到这里,他看向景桓“只是此工程绝非一时之期,需得找个可靠稳妥之人,皇叔可有人选?”
景桓摇了摇头“朝中大部分臣子,都是大学士的门生,他的人,我信不过。”
“只能等到科举以后,到时皇上可挑选几个心腹留用。如此一来,也不必受那些老家伙的掣肘。”
晟元帝看着景桓,心里无比敬佩。
先皇说他有治国之材,从前他还不以为意。
如今一看,先皇果然没有说错。
景桓文武双全,他自愧不如。
只是这么大事,晟元帝实在无法相信别人。
他对着景桓拱了拱手,说道“科举的事,就靠皇叔了。”
“能为陛下效劳,是臣的职责。”景桓对着晟元帝拱手一礼,目光坚定。
从御书房出来后,景桓看到前方静静等他的身影,心中不由的一暖。
他走到林姝身前,握紧她的手,将人护在怀里抵御夜风“怎么不在殿内等我,瞧你冻的手都凉了。”
“谈完了?看你眉头舒展,想必是成了。”林姝笑问他。
“成了一半。”景桓故作叹了口气“以后的路,更难走喽。”
林姝顺势靠在他胸口“再难走,我都陪着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