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,虽然开口不疾不徐,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在人们的心上:
“陛下,老臣认为此举不妥,老臣坚决反对和谈。”
“。。。。。。”
他的话语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朝堂的喧嚣,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震。
御史大夫接着说道:“现今我朝实力已然足以改变当前局势,断无和谈之理。”
“我朝军队历经多年征战,英勇无畏,屡立战功。如今若与鲜卑蛮子和谈,岂不是对我朝将士们的一种侮辱?”
“那些浴血奋战、壮烈牺牲的将士们,他们的鲜血岂能白流?”
“他们的英灵又怎能安息?”
“。。。。。”
说到这里,御史大夫的情绪有些激动,他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:“若如此行事,陛下日后又有何颜面去面对独孤家的历代祖先?”
“陛下身为一国之君,应当以国家利益为重,以祖宗基业为念,怎能轻易妥协?”
“。。。。。。”
说完,御史大夫双膝跪地,将头死死地埋着,仿佛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的决心和坚定。
整个朝堂一片肃穆,众人都被御史大夫的言辞所震撼,一时间竟无人敢出声反驳。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三公之一的独孤太尉公,如同一座沉稳的山岳一般,从队伍中缓缓地走了出来。
他的每一步都显得有些沉重,仿佛背负着整个天下的重量。
彼时的刑太尉公,早已年过半百,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。
他的步伐不再稳健,需要有人在一旁搀扶才能勉强前行。
然而,尽管身体已不再年轻,他的目光却依旧锐利,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的睿智。
这一切,都源于先皇的突然驾崩。
新皇的登基,本就名不正言不顺,使得局势动荡不安。
而如今,整个皇室宗族中,就只剩下三皇子独孤浩这么一个胜利者,他才是先皇的血脉,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。
其他宗族的成员,无论实力如何,都没有资格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。
为了稳定局势,三皇子独孤浩不惜三顾茅庐,亲自去恳请已经隐退的太尉公出山。
他深知太尉公在朝廷中的威望和影响力,若能得到他的支持,必定能如虎添翼。
然而,独孤浩无论如何也想不到,
他特意请来坐镇的三公之一太尉公,竟然会成为他最大的绊脚石。
要知道,对于太尉公来说,能够登上朝堂,站在那里,本身就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。
当太尉公准备出列时,旁边的官员见状,连忙伸出手想要扶他一把,
却被太尉公毅然决然地摇头拒绝了:“不必了,老夫还能行!”
“。。。。。。”
就在这一刹那,原本嘈杂喧闹如同菜市场一般的朝堂,突然间变得鸦雀无声,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太尉公的身上。
只见太尉公缓缓地走出队列,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,仿佛他的身体已经不再听从他的使唤。
但他依然咬紧牙关,强忍着身体的不适,一步一步地朝着正前方的位置挪动。
终于,太尉公来到了正前方,他的双腿微微颤抖着,随时都可能支撑不住身体而摔倒。
然而,他并没有停下脚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