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如此,他还是鼓足勇气,大声地叫了一声:“皇上,微臣以为……”
可是,皇上显然已经不想再听御史大夫的意见了。
他没好气地打断了御史大夫的话,直接开口道:“朕意已决,无需多言!明日朕将设宴款待鲜卑使臣,并派遣右相前往临淄,迎接鲜卑族可汗入京,参加朕的登基大典。”
说完,皇上又转头吩咐道:“来人啊,拟旨!既然不再打仗,那就给朕拟旨,传九王爷和九王妃一同回京,参加朕的登基大典。同时,朕要大赦天下,以彰显朕之仁德。”
“。。。。。”
御史大夫心急如焚地说道:“这绝对不行啊!”
“万万不可如此行事啊!”
“。。。。。。”
御史大夫心急如焚地说道。
他深知此时的局势严峻,将士们正在临淄与鲜卑族大军对峙,而九王爷亲自压阵,若在这个关键时刻传召九王爷班师回朝,那无异于将临淄直接拱手让给那些野蛮的鲜卑蛮子啊!
皇上听闻此言,脸色愈发阴沉,整个大殿都弥漫着天子之怒的威严。
他怒视着御史大夫,厉声道:“御史大人,难道你是看不得朕顺利登基吗?”
“。。。。。”
皇上的话语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,又似一把利剑直插御史大夫的心窝,让他瞬间如遭雷击般呆立当场。
这突如其来的一幕,不仅令御史大夫本人惊愕不已,更使得在场的众人皆瞠目结舌,面面相觑。
要知道,这位御史大夫昔日可是太子的忠实拥趸,对太子的支持可谓是不遗余力。
然而,如今皇上已然登基,他却似乎并未像众人所预期的那样,对新君表示出应有的尊崇与顺从,反倒是屡屡与皇上针锋相对,甚至有意刁难。
如此一来,众人不禁心生疑惑:难道真如他们所猜测的那样,是因为皇上的登基未能如其所愿,导致这位御史大人心生不满,进而才会这般处处与皇上作对吗?
朝堂之上,原本那些忠诚的臣子们听到皇上这番话,如遭雷击一般,心中都不禁凉了半截。
他们瞪大了眼睛,满脸惊愕地看着皇上,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这些臣子们对皇上一直忠心耿耿,尽心尽力地辅佐他,可如今皇上却对御史大夫说出这样的话,这让他们对皇上的信任产生了一丝动摇。
皇上如今已经登上了皇位,成王败寇,事情已经成为了定局。
当初皇位之争的事情,虽然激烈,但也已经过去了。
现在再拿出来说,不就是翻旧账吗?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而且皇上这样做,岂不是显得自己小肚鸡肠,一点容忍之量都没有?
那些本来就不看好独孤浩的忠臣们,此时更是觉得心寒,像被一盆冰冷的水从头淋到脚,透心凉。
御史大夫眼见情况不妙,心中一阵慌乱,他深知自己此刻已陷入绝境,他决定孤注一掷。
于是,他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,叩头如捣蒜一般,同时扯开嗓子高声喊道:“皇上啊,所谓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啊!”
“老臣对盛王朝的江山社稷可谓是忠心耿耿、一片赤诚,绝无半点私心杂念啊!”
“还望皇上您明察秋毫,三思而后行啊!!!”
“。。。。。。”
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着,带着些许绝望和哀求的意味,像是一只被猎人逼入绝境的野兽,发出最后的悲鸣。
然而,这悲鸣并未引起皇上独孤浩的丝毫怜悯,反而让他心中的怒火愈发炽烈。
御史大夫继续嘶声喊道:“老臣愿与盛王朝共存亡!”
“倘若皇上您真心想要与敌国和谈,老臣宁愿舍弃这头上的乌纱帽,以死明志,撞死在这大殿之上,以证明老臣的一片忠心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