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天后,于东来收到了陈默发来的《关于胖东来调改目标选择之我见》。
文件里把各家零售企业的优劣分析得明明白白,首先排除了外企,最终结合战略定位、企业背景、供应链、过往经营口碑等因素,锁定了京城本地的商超品牌:京客隆。
“首先京客隆以社区超市为主,与胖东来‘邻里服务’理念天然匹配。
作为本土商超品牌,在京城足足有200家门店,数量庞大。
其门店面积也接近胖东来标准店型,就调改成本来说也是最低的。
其次京客隆是首商集团这种国企控股的企业,过去两年京客隆受到各种挑战,净利润同比下滑明显,亟需引入创新模式。
国企对这种社会责任项目(如员工福利升级)接受度更高,对短期利润波动容忍度较高。
若合作成功,京客隆可转型为‘北方版胖东来’,而胖东来则能以轻资产模式打开京津冀市场,实现双赢,这一选择既务实又有战略纵深感。
至于物美和华联,前者掌门人回归,内部派系纷杂,而后者全国性扩张导致管理半径过大,家族式管理存在弊端。
贸然选用这两家容易步永辉后尘。
最重要的一点是,京属企业,我有人”
原本在物美和京客隆之间摇摆的于东来,当即拍板:就京客隆了。
接下来几天,他频繁约见京客隆董事长李建文。
得知对方正推动企业从传统国企向社区零售转型,两人一拍即合,聊着聊着又把饿了么和蜂鸟拽进来做线上配送试点。
4月21日,胖东来与京客隆达成战略合作。同一天,京客隆宣布app将于9月上线,胖东来则联手首农集团在京郊开发生鲜直采基地,预计投入5亿。
这一系列消息直接引爆华夏零售圈,引起诸多报道。
于东来在忙活时,陈默也没有闲着。
集团内的事务有陆奇和周受资在操持,他也将有更多的精力去忙他想忙的事情,比如查看着下周培强计划的筹备进度,另一边也为‘即时零售大战略’提前铺垫。
那就是牵头把陆奇、微信张小龙、饿了么张旭豪、字节张一鸣、京东的刘强东,蜂鸟(前身为全军出击)张长发,叫到彼岸科技园开会。
由于王卫和汪涛比较远,此次会议就电话列席。
现如今也有只有陈默有这个号召力,能在短时间内把这些个大佬召集到一起。
“这次叫大家来,是我发现一个规律,线上购物的品类越来越多,高中低端可以说应有尽有,就连珠穆朗玛峰的空气某宝都有的卖”
好像随手黑友商成了陈默的被动技能,令在场众人会心一笑。
“从配送时间也能看出明显的变化,从最开始的一周,到五天、三天甚至次日达,同日达。
其实大家应该有这种感受,那就是电商正在从空间到时间不断地迭代压缩。
那么有没有可能把配送控制在1个小时范围内,用户在手机下单,无论商场里的家电还是超市的日用百货都能在一个小时送到呢?”
刘强东皱了皱眉头,脱口而出,“我承认你说的这个场景很诱人,但这不可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