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份辛苦,终将换回丰厚回报,让你们感到骄傲与满足。”吴耀祖先说了些鼓舞人心的话,随后切入正题。
“首先,我对英特尔公司的现状很感兴趣。”
吴耀祖早为自己定下了“文化+科技”的发展策略。文化领域他已在香港有所建树,但科技方面却因历史局限,香港缺乏深厚积累,也缺乏相关基因。
在这个时代,他只能寄望于从欧美获取技术支持与人才。而科技中,他深知未来三十年将是互联网的时代,而互联网依托于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,芯片技术则是计算机的核心。
提到芯片,就不能绕开英特尔这家企业。因此,他早已让林安邦到美国后重点关注英特尔。
话音刚落,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。
一个四十余岁的白人男子主动起身。
“老板,您好。我是鲍德鲁,英特尔相关事务一直由我负责,是否允许我汇报工作?”
“请讲。”
获得吴耀祖许可后,鲍德鲁徐徐开口:
“1970年,英特尔推出首款商用DRAM,十余年间收获数十亿美元收入。然而自1978年起,美国整个芯片行业便波动起伏。尤其步入八十年代,日本开始全面发起经济攻势,半导体行业首当其冲。”
“连我们自己也不得不承认,日本公司的半导体产品质量远超我国,且在资金上受到基金等多方支持,因此价格竞争力极强。”
“1980年时,日本半导体内存的全球市场份额不足三成,而美国占据六成以上。仅仅三年后,日本就在半导体存储器的生产和销售上全面超越美国。”
吴耀祖在另一时空对此亦有所耳闻。
当时的日本,在实体经济与民用科技领域表现极为强势。
即便是在与西方公平竞争的前提下,短短数年间,日本人逐步击垮了美国的汽车、半导体、造船、特种金属等多个产业。
这一时期还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贸易战,因此后来美国对日本的贸易争端不过是重演罢了。
正当竞争失利,便转而采用隐蔽手段。
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,北美的行为模式始终如一。
只是与独立自主的中国不同,尽管日本经济和技术实力强大,终究是受制于人的附庸。
附属国发展速度竟超越了宗主国,这怎么可以?
于是自今年起,一系列打击措施接连实施。
可以说在未来七年内,美国除了军事手段外几乎动用了其他一切手段。
最终成功制造了日本的经济泡沫,并促使其破裂,使日本倒退三十年。
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国际竞争中,半导体领域的博弈只是其中一个缩影。
“面对霓虹的巨大冲击,美国的半导体企业纷纷陷入困境,即便是英特尔也未能幸免。”
“去年,英特尔裁掉了2000名员工,并将自身12%的债券以2。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IBM。然而,这样的措施并未能遏制下滑的趋势。”
鲍德鲁说道:“按照原计划,他们今年打算再裁减1500人。但截至目前仅十月,裁员人数已超过1800人。”
“从最初的11个工厂,到现在只剩下两家规模适中的工厂仍在运作,其余均已关停。”
“1978年,英特尔达到巅峰时,其1%的股份可售得5000万美元。而今,其5%的股份价值仅为1亿美元。”
“今年六月,标准普尔公司将英特尔的信用评级下调至CCA,位列倒数第三。仅比少数几家尚未破产的半导体公司略胜一筹。”
喜欢港片:胜男,我真的是卧底请大家收藏:()港片:胜男,我真的是卧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