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耀祖的英文名“约翰”,由时容薇所起。他原本并未使用英文名,此次来美前,时容薇主动为其取名,他对此并无异议。最终,时容薇选择了简单直接的“约翰”。
见到对方直率,吴耀祖亦开门见山:“没错!我放弃了三大电视网及其他有线台的高价报价,选择UPN乃至华纳,自然有我的考量。”
两人立刻坐直身体,专注倾听吴耀祖接下来的话。
吴耀祖直言:“选你们有两个简单理由。派拉蒙和华纳兄弟背后分别是好莱坞两大巨头,这正是我所需要的。”
他提到自己在香港经营一家电影公司,希望电影能在米国上映,却苦于缺乏发行渠道。“派拉蒙或华纳兄弟拥有成熟的体系,能帮我实现目标。”
他强调交易将依照市场规律,不论动画片版权费还是电影发行费皆如此。
听完解释,两位外国高管终于明白为何吴耀祖舍弃其他选择。毕竟,在当前的好莱坞,仅这两家公司设有电视部门,且各有优劣。
林登笑着回应:“即便你直接找派拉蒙电影公司,条件合适的话,影片照样能在北美上映。”
华纳方面的负责人附和:“我们同样可以。”
吴耀祖举手示意:“这我清楚。但若双线合作,不仅能加深关系,还能增进彼此了解,这便是我们东方常说的人脉经营。”
林登稍作思考后说道:“关于电视合作,我可以当场表态。至于电影部分,则需上报总部,请专人与您对接。”
吴耀祖点头:“理应如此,我会遵循这里的规则。”
华纳电视部负责人补充:“我们亦无异议。”
最终,双方均表认同。
吴耀祖迅速完成与两家电视台负责人的谈判,确定后续合作事宜后,便着手等待派拉蒙或华纳兄弟那边关于电影发行制作的消息。
仅用一个小时便处理完这件事的吴耀祖,并未立即返回房间与时容薇相聚。彼时,他的北美总经理彼得·卡梅隆已经高效地为他筹备好两台创新市场系统公司的终端设备。这些设备原是洛杉矶一家贸易公司订购,计划出售给日本客户。
“这两台机器是他们的订单,”彼得一边监督装机人员在酒店布置设备,一边向吴耀祖说明,“我直接以每台12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它们,对方几乎没有迟疑便答应了这笔交易。”
彼得将一张8万美元的支票递还给吴耀祖,“这是您的支票余额。”
吴耀祖并未接过支票,他对彼得的执行力感到满意。他凭借敏锐的直觉判断出彼得所说属实,没有夸大其词。
对于这样的得力下属,吴耀祖十分欣赏,头也不回地说:“你做得很好,彼得。我对你的工作效率很满意。这8万美元就当作奖励吧,希望你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保持这种状态。如此一来,你的奖励和薪资都会比现在更丰厚。”
说到这里,他转头看向彼得·卡梅隆,见他因即将获得这笔巨款而欣喜若狂,又补充道:“就在半个月前,我在香港的投资经理得到了一笔1000万港币的奖金,折合美元超过150万。我希望你也能达到这样的成绩。”
彼得·卡梅隆越听越振奋。尽管他在华尔街工作十年,经手的资金规模庞大,但他个人所得却寥寥无几。这些资金都是客户的财产,与他关系不大。
通常来说,身为金融行业中坚力量的彼得,年收入大约在30万美元上下。
这笔金额包含了年终奖及固定薪资。
放在当时的美国社会,这已算相当优渥。
毕竟1983年,美国私营非农部门平均每周工资为265美元,月均约1100美元,全年不足1。5万美元。
这是平均值,比中位数略高。
那时的美元购买力极强,毕竟距离美元可直接兑换黄金的时代不过二十年。
吴耀祖给出的八万美元奖金,相当于彼得全年收入的四分之一,更是五个普通美国人一年的总收入。
喜欢港片:胜男,我真的是卧底请大家收藏:()港片:胜男,我真的是卧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