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次三番下来,曹操心中便渐渐起了疑虑,觉得曹植虽然才华横溢,但其言辞过于“雕琢藻饰”,显得有些“虚浮巧诈”,反不如曹丕那般“朴实无华,情真意切”。再加上曹丕又暗中派人,用金银财帛买通了曹操身边的一些近侍宦官,让他们时常在曹操面前,称赞曹丕的“仁厚孝顺之德”。
如此一来,曹操在立嗣之事上,更是踌躇不定,难以决断。他私下里向贾诩问计:“文和啊,孤欲立后嗣,继承魏王之位,不知当立何人才是?”
贾诩却只是低头不语,并不立刻回答。曹操追问其故,贾诩这才缓缓说道:“回禀大王,臣方才正在凝神思索一事,故而未能即刻作答。”
曹操好奇地问道:“哦?文和在思索何事?不妨说来听听。”
贾诩这才慢条斯理地答道:“臣……臣在思索那袁本初(袁绍)与刘景升(刘表)父子之事啊……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袁绍与刘表,皆是因废长立幼,导致诸子争位,最终家族败亡。曹操何等聪明,一听贾诩此言,立刻便明白了其中的“弦外之音”,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。于是,他最终下定决心,遵循“立嫡以长”的古制,正式册立长子曹丕为魏王世子。
冬十月,邺郡的魏王宫终于建造完成,其“富丽堂皇之气”,远胜汉家宫阙。曹操下令,派人前往全国各地,搜罗各种奇花异果,奇珍异石,用来栽植、点缀魏王宫的后苑。
有使者奉命来到东吴地界,拜见了孙权,传达了魏王的令旨,命他再次前往温州等地,搜集上等柑橘,送往邺郡。其时,孙权表面上对曹操尊奉有加,不敢怠慢,便立刻下令,命人在本城之内,挑选了四十余担个大饱满的上等柑橘,派专人星夜兼程,送往邺郡。
运送柑橘的队伍,行至半途,挑担的役夫们因连日赶路,早已“精疲力尽,汗流浃背”,便在一处山脚下歇息。正在此时,忽见路旁走来一位道人。那道人眇一目,跛一足,头戴一顶白色藤条编织的道冠,身穿一件青色素朴的宽大道袍,仙风道骨,却又带着几分“异相”,他主动上前,向挑担的役夫们稽首作礼,和颜悦色地说道:“诸位壮士,挑担远行,想必十分劳苦。贫道不才,略有些许气力,不知可否替诸位代挑一肩,略尽绵薄之力?”
众人见这道人形貌虽然有些奇特,但言语和善,又主动提出帮忙,皆是大喜过望,连声道谢。于是,那道人便上前,将每一担柑橘,都替役夫们挑了约莫五里路程。奇怪的是,凡是经过这道人挑过的担子,都变得比先前轻了许多,仿佛里面的柑橘少了一半似的,但外观上却又看不出任何异样。众人皆是啧啧称奇,心中惊疑不定,暗道莫非是遇上了“神仙异人”。
那道人挑完之后,临别之际,又对负责押运柑橘的官员说道:“贫道乃是魏王乡中故旧,姓左,名慈,字元放,道号乌角先生。你等回到邺郡之后,若魏王问起,可说左慈特此前来,代申问候之意。”说罢,便拂袖而去,其“行踪飘忽之态”,令人捉摸不透。
押送柑橘的官员,带领队伍一路来到邺郡,拜见曹操,将那四十余担柑橘尽数呈上。曹操见柑橘个大色鲜,心中甚喜,当即命人取来一把小刀,亲自剖开一个品尝。不料,剖开之后,却发现那柑橘只是一个空壳,里面竟无半点果肉!曹操大惊,又接连剖开数个,皆是如此!一时间,“怒气上涌,惊疑不定”。他急忙唤来押送柑橘的官员,厉声质问缘故。
那官员早已吓得魂不附体,慌忙跪倒在地,将途中遇到左慈,以及左慈代为挑担的奇异之事,一五一十地禀告了曹操。
曹操听了,将信将疑,尚未发作。忽然,宫门小吏慌慌张张地跑来禀报:“启禀大王!宫门之外,有一位道人求见,自称姓左名慈,特来拜见大王!”
曹操心中一动,立刻传令召入。那押送柑橘的官员抬头一看,失声叫道:“大王!此人…此人正是途中所遇的那位乌角先生!”
曹操厉目瞪视左慈,喝道:“妖道!你究竟用了何等妖术,竟敢将我上贡的佳果尽数摄去?!”
左慈微微一笑,稽首道:“大王息怒,贫道岂敢行此等无礼之事!”说罢,他从那些看似空壳的柑橘之中,随意取过一个,用手轻轻一掰,那柑橘竟应手而开,里面露出了饱满鲜嫩的果肉,清香扑鼻!左慈又接连剖开数个,无一例外,皆是果肉丰盈,其味甘甜无比!唯独方才曹操亲手剖开的那些,依旧只是空壳。
曹操见状,更是惊疑不定,心中对左慈的“道法之奇”生出几分敬畏,便暂时压下怒火,赐左慈落座,并开口询问其来历。
左慈也不客气,坦然落座之后,便向曹操索要酒肉。曹操命人取来美酒佳肴。只见左慈面前,饮酒如同喝水一般,一连饮了五斗,面不改色,丝毫不见醉意;又将一整只烤全羊,吃得干干净净,却依旧不见饱足之态!其“海量之食”令人咋舌。
曹操惊奇不已,问道:“先生究竟有何等奇术,竟能如此不凡?”
左慈微微一笑,道:“贫道早年曾在西川嘉陵峨嵋山之中,潜心修道三十余载。忽有一日,贫道在山中静坐,忽闻身旁石壁之内,隐隐有声音呼唤我的名字。仔细察看,却又不见人形。如此怪事,接连发生了数日。后来,又有一日,天降惊雷,电光闪耀,一声巨响,竟将那面石壁从中劈开!贫道上前察看,竟在石壁裂缝之中,发现三卷用金色丝线编织而成的天书,其上霞光流转,仙气缭绕,书名曰《遁甲天书》。”
“此天书共分上、中、下三卷。上卷名为‘天遁’,修习之后,能腾云驾雾,御风而行,遨游太虚,与日月星辰为伴。中卷名为‘地遁’,修习之后,能穿山透石,入地无碍,遍知地理脉络,操控五行之力。下卷名为‘人遁’,修习之后,能云游四海,隐介藏形,变化万端,更能飞剑掷刀,于千里之外,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贫道见大王您如今位极人臣,‘权倾朝野,福寿已极’。然人生在世,功名利禄,皆如过眼云烟,唯有‘大道长生’方为正途。何不早日放下这世俗的权柄与纷扰,跟随贫道一同前往那清幽绝尘的峨嵋仙山之中,潜心修行?贫道愿将这三卷《遁甲天书》尽数传授与大王,助大王早日‘脱离苦海,得证大道’!”
曹操听了左慈这番话,心中虽然对那《遁甲天书》的神奇之处颇为向往,但其“权欲之心”早已根深蒂固,哪里肯轻易放弃这唾手可得的“帝王基业”?他打了个哈哈,说道:“呵呵,先生美意,孤心领了。我亦是久有急流勇退,归隐山林之念。只是…奈何如今天下未平,朝廷之中,也尚未寻到能托付国家重任的贤才啊!”
左慈闻言,抚须大笑道:“大王此言差矣!那益州刘玄德,乃是孝景皇帝阁下玄孙,根正苗红的‘帝室之胄’,其人‘仁德布于四海,贤名闻于天下’,正是承继大统,安邦定国的最佳人选!大王何不顺天应人,将此汉家江山,让与刘皇叔?如此,既可全了君臣之义,又能积下‘不世阴德’,岂不两全其美?若大王执迷不悟,贪恋权位,休怪贫道言之不预,他日必当飞剑前来,取你项上人头,以警后世!”
曹操一听这话,勃然大怒,拍案而起,厉声喝道:“大胆妖道!休得在此胡言乱语,蛊惑人心!我看你分明便是那刘备匹夫派来的细作,想用此等妖言邪术,来动摇我的‘王霸之心’!”当即下令左右武士:“给我将这妖道拿下!押入大牢,严刑拷问!”
左慈见曹操翻脸,却依旧面不改色,只是放声大笑,其笑声之中,充满了对曹操“执迷不悟”的嘲讽与不屑。
曹操见状,更是怒不可遏,下令十数名膀大腰圆的狱卒,上前将左慈捉拿捆绑,用鞭子狠狠地抽打。然而,那些狱卒使尽了平生气力,打得皮开肉绽,筋疲力尽,再看那左慈之时,他却早已闭目垂首,鼻息均匀,齁齁熟睡,仿佛那鞭子是打在别人身上一般,全无半分痛楚之色!
曹操见此情景,心中愈发惊怒,知道此人确有“异术”在身。他下令取来沉重的枷锁,用铁钉将左慈的四肢牢牢钉住,又用粗大的铁链将其周身锁了七八道,然后投入到戒备最为森严的天牢深处,严加看管。
然而,不过片刻功夫,看守的狱卒便慌慌张张地前来禀报,言说牢中那左慈,不知用了何等法术,身上的枷锁铁链,竟已尽数脱落,散落在地,而他本人则依旧安然无恙地卧于地上,毫发无伤!
曹操无奈,只得下令,将左慈从牢中押出,也不再用刑,只是将其困于一间密室之内,不给饮食,试图将其饿死。如此一连困了七日七夜,滴水未进,粒米未沾。待到第八日,狱卒前去察看,却见那左慈依旧端坐于地,非但没有丝毫虚弱之态,反而面色红润,精神矍铄,比先前更加容光焕发!
狱卒急忙将此事禀告曹操。曹操听了,更是惊疑不定,只觉得此人“神通广大,非人力所能制”,便再次将左慈从密室中提出,亲自询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