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三国野史! > 第74章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神意动天洪(第4页)

第74章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神意动天洪(第4页)

矢石如雨,不断倾泻而下。庞德身边的士卒越来越少,他亦是身中数创,血染战袍,却依旧屹立不倒。他回头对仅存的成何道:“吾闻勇将不怯死以苟免,壮士不毁节以求生。今日,便是我庞令明死节之日也!汝可努力死战,黄泉之下,再与魏王效力!”

成何闻言,亦是热血上涌,大呼酣战,却被关羽在船上亲手一箭射中,翻身落入滚滚洪流之中,瞬间便被吞噬。

众军士见状,再无斗志,纷纷弃械投降。战场之上,只余庞德一人,浑身浴血,如同一尊浴血的修罗,兀自提刀苦战。

恰在此时,有荆州兵士十数人,驾着一艘小舟,乘浪欺近土堤。庞德见状,大喝一声,飞身一跃,竟从数尺高的土堤上跳落小舟!舟上荆州兵猝不及防,被他手起刀落,连杀数人,余者皆惊骇不已,弃舟跳水逃生。

庞德夺得小舟,一手提刀,一手操起短桨,便欲划向水势稍缓的樊城方向突围。

说时迟那时快,只见上游方向,一员黑脸巨汉,撑着一具巨大的木筏,如猛虎下山般顺流疾冲而来!那巨汉正是关羽帐下忠义校尉周仓。周仓素来水性精熟,又在荆州水军中操练多年,力大无穷。他见庞德欲乘小舟逃遁,哪里肯放,操控木筏,狠狠撞在庞德所乘小舟之上!

只听“咔嚓”一声巨响,小舟被撞得粉碎,庞德立足不稳,翻身跌入洪流之中。

周仓大笑一声,弃了木筏,一个猛子扎入水中,如蛟龙入海,不消片刻,便将落水挣扎的庞德生擒上岸,绑缚结实,押至关羽船前。

至此,于禁所领魏之七军,除少数水性好者侥幸逃脱或提前投降外,其余尽数葬身鱼腹,或被生擒。襄江之水,一时皆赤。

后人有诗赞曰:夜半征鼙响震天,襄樊平地作深渊。关公神算谁能及,华夏威名万古传。

只是那诗中未曾言明,此番水淹,除了天时地利,更有“显圣”之能,导引天地之力,以及那无数冤魂在水中沉沦所滋生的无边“怨煞”,都将为此战埋下更深的伏笔。

关羽回到高阜寨中,升帐高坐,脸上不见喜色,反而带着一丝引动天地之力后的疲惫与反噬的隐忧。青龙偃月刀斜靠在旁,刀身上的“煞气”比之前更加浓郁,隐隐有血光流动。

先令刀斧手押过卑躬屈膝的于禁。于禁一见关羽,立时拜伏于地,叩头如捣蒜,涕泪交流,乞求活命:“罪将该死!罪将该死!只求君侯念在昔日同朝之谊,饶我一条狗命!我愿生生世世为君侯效犬马之劳!”其人身上“气”息萎靡,‘意’志早已在洪水的恐怖与关羽的神威之下彻底崩溃。

关羽看着这个曾经的同僚,如今却如此不堪,眼中闪过一丝鄙夷,嘴角露出一抹冷笑,声音中带着一丝“显圣”强者的漠然:“于文则,想当年你亦是曹操麾下名将,统兵数万。如今却卑微若此,真是辱没了‘将’这个字!杀你,如同宰杀猪狗一般,只会玷污我的青龙刀!”他摆了摆手,“暂且将他剥去官服,重枷监押于荆州大牢,待我克日回师,再行处置!”

于禁如蒙大赦,连连叩首,被军士拖拽而去。

接着,军士又押上庞德。庞德虽被五花大绳捆绑,却依旧昂首挺胸,睁眉怒目,立而不跪,那股不屈的“决死之意”虽被压制,却未消散。

关羽丹凤眼微眯,打量着庞德,缓缓开口,声音中带着一丝上位者的威严与审判:“庞令明,汝兄庞柔,现为我大汉臣子,在汉中为官。汝故主马超,亦是我帐下五虎上将。你若早早归降,不但能保全性命,亦可与亲人故主团聚,共享功名富贵。为何执迷不悟,偏要为虎作伥,逆天行事?”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庞德听罢,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,厉声大骂:“红脸匹夫!要杀便杀,何须多言!我庞德深受魏王大恩,只有战死的庞德,没有投降的庞德!大丈夫岂能因一时成败,便屈膝求活,背弃‘忠义’二字!你以为凭一场洪水侥幸得胜,便能折我之‘意’么?痴心妄想!”其骂声不绝,言语中充满了对关羽的蔑视与对自己“决死之意”的坚守。

关羽闻言,勃然大怒。这庞德死到临头,竟还敢如此嘴硬,更敢质疑他的“忠义”!他猛地一拍案几,身上那股“义绝之意”混合着积累的“煞气”,如同实质般压向庞德:“好个不知死活的匹夫!既然你一心求死,我便成全你!”随即喝令左右:“刀斧手何在?将此顽寇推出辕门,斩首示众!以儆效尤!”

庞德闻言,非但没有惧色,反而哈哈大笑,引颈受戮,口中兀自骂不绝声。

关羽见其刚烈至此,心中亦是闪过一丝复杂的“意”念,是惜其勇?是怒其顽?还是……对其纯粹“死志”的一丝触动?他摆了摆手,待庞德被斩之后,终究还是开口道:“庞德虽为敌将,然其忠勇可嘉。传令下去,寻一棺木,将其尸首好生安葬。”或许,这是他对一个纯粹武者的最后敬意,也或许,是想以此稍减其死后可能形成的“怨煞”。

水淹七军,擒于禁,斩庞德,关羽威名远播,威震华夏。天下诸侯,无不为其赫赫神威而心惊胆颤。北伐之功,几近圆满。

不数日,襄江水势渐渐退去。关羽乘胜进兵,令一部兵马直抵郏下,以为疑兵,自己则亲率主力,四面猛攻樊城。樊城守将曹仁在满宠的激励下,已知若弃城,黄河以南将尽归刘备,亦是激发了残存的“意”与“气”,率领城中军民殊死抵抗。城中箭如雨下,滚石擂木不断,双方攻防惨烈,“煞气”与“怨气”在樊城上空纠缠升腾。

一日,关羽攻打北门,见曹军守备稍懈,便亲自跃马阵前,扬鞭指城骂道:“曹仁鼠辈!天时已变,尔等‘气’数已尽!还不早早献城投降,更待何时?”言语之间,充满了“显圣”强者的自信与压迫感。

曹仁在敌楼之上,透过箭垛缝隙,见关羽身先士卒,鼓舞士气。更让他心头一动的是,关羽身上仅披半副掩心铜甲,那件标志性的绿锦战袍斜斜地袒露着右臂,似乎是为了方便活动,也似乎是某种……大意?亦或是连日大战,引动天地之力,对其“显圣”之躯也造成了不小的负荷与暗伤,使得他下意识地放松了些许戒备?

曹仁身经百战,岂会放过此等良机?他眼中厉芒一闪,当即密令城楼之上早已准备多时的五百名强弓硬弩手:“目标,关羽!放箭!”

一声令下,五百支劲箭毒弩,破空呼啸,带着曹军残存的“气”与怨毒的“意”,朝着关羽攒射而去!那箭矢之上,不少亦是淬有剧毒,或是以特殊手法打造,专破武者护身“气”甲。

关羽正自耀武扬威,激励士气,忽感一股强烈的危机袭来!他那“显圣”境界的感知,让他瞬间察觉到了危险。他急忙一带赤兔马,便欲回身躲避。然而,他终究还是低估了曹军在绝境中爆发出的反扑力量,也高估了自己连番大战、引动天威之后身体的承受能力。更重要的是,先前庞德那一箭所造成的暗伤以及附带的邪“气”,此刻似乎与城头射来的毒箭产生了某种诡异的“共鸣”,让他体内的“气”机出现了一瞬间的凝滞!

就在这一刹那的迟缓,数支弩箭已然及身!关羽虽竭力闪避,拨挡开大部分箭矢,但右臂之上,仍是“噗”的一声闷响,中了一支狼牙毒弩!箭矢力道极大,透甲而入!

一股远比利箭本身更可怕的阴寒毒“气”,伴随着剧痛,迅速侵入关羽的右臂经脉!关羽闷哼一声,只觉右臂瞬间麻木,眼前发黑,那股沛然的“显圣”之“气”竟有涣散之兆!他英雄一世,何曾受过此等重创?一个趔趄,险些从赤兔马上栽倒下来!

正是:水淹七军方显圣,城头一箭暗伤魂。

未知关公性命如何,那侵入体内的毒“气”与新仇旧恨积累的“煞气”将会如何反噬其“显圣”道基,且看下文分解。

喜欢三国野史!请大家收藏:()三国野史!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