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三国野史! > 第76章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(第4页)

第76章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(第4页)

众人正在议论,忽有小校飞报入内:“启禀君侯!东吴大军,已追至城下,将我麦城四面八方,围得是水泄不通!”

关公闻言,眉头紧锁,急问帐下诸将道:“如今形势危急,麦城旦夕可破!哪位将军敢冒死突围而出,前往上庸郡,向刘封、孟达二位将军求取救兵?”

话音未落,部将廖化已慨然出班,应道:“末将愿往!”

关平亦是上前一步,道:“父亲,孩儿愿亲自护送廖将军,杀出重围!”

关公见状,心中稍慰。当即便修下求救书信一封,交与廖化,令其贴身藏好。又令二人饱餐战饭,披挂整齐。然后,关公亲自来到城头,下令打开城门,为二人擂鼓助威!

廖化、关平二人,翻身上马,带领数十名精锐骑兵,如离弦之箭般,猛然冲出城门!正遇上前来巡哨的东吴大将丁奉,拦住了去路!关平奋起神威,舞动大刀,与丁奉战在一处,将其杀得手忙脚乱,难以抵挡!廖化则趁此机会,带领数骑,从旁奋力冲杀,竟真的侥幸杀出了东吴的重重包围,认准上庸方向,亡命奔逃而去!关平见廖化已然脱险,也不与丁奉恋战,虚晃一招,拨马退回城中,下令紧闭城门,坚守不出,只盼援兵早日到来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且说刘封、孟达二人,自从奉命攻取了上庸、房陵、西城三郡之后,因原太守申耽、申仪兄弟率众归降,并未经历多少战事,便在此处屯兵驻守。当日,二人正在府中议事,忽有探马飞报,言关羽兵败麦城,特遣部将廖化前来求救。

刘封听闻关羽竟会兵败,亦是心中一惊,急忙下令,将廖化请入府中相见。

廖化见了刘封、孟达二人,也不及行礼,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,声泪俱下地哭告道:“二位将军!关君侯如今兵败,被困麦城,粮草断绝,外无援兵,已被东吴大军围得水泄不通,危在旦夕!蜀中主力援兵,路途遥远,不能旦夕即至。关君侯特命末将拼死突围而出,前来恳请二位将军,念在昔日同袍之情,以及叔侄之义,火速尽起上庸之兵,前往麦城救援!倘若稍有迟延,则关君侯与麦城数千将士,皆休矣!万望二位将军,以大局为重,速发救兵!”

刘封听了廖化的哭诉,亦是面露难色,对孟达说道:“孟兄,关叔父如今被困麦城,情势危急,如之奈何?我等身为晚辈,理当发兵救援才是。”

孟达为人素来“精明自保,缺乏大义”,他听了刘封的话,却是微微一笑,不以为然地说道:“呵呵,刘将军此言差矣。那东吴兵马,素来精锐善战,其主将吕蒙,更是智勇双全,非易与之辈。如今荆州九郡,皆已尽数落入东吴之手,只剩下麦城这一座弹丸小城,孤悬在外,内无粮草,外无援兵,覆亡不过是早晚之事。更何况,我还听闻,那曹操老贼,亦已亲率四五十万大军,屯驻于樊城以南的摩陂一带,虎视眈眈,随时都可能南下。就凭你我这区区数千山城之众,难道还能抵挡得住东吴与曹魏两家强兵的夹击不成?依我之见,此事不可轻举妄动,还是以保存实力,静观其变为上。”其“自保观望,不愿冒险”之意,十分明显。

刘封听了,心中亦是有些犹豫,叹道:“孟兄所言,亦有几分道理。只是…那关公,毕竟是我的叔父,我身为子侄,又岂能坐视其身陷重围,见死不救乎?”

孟达又是冷笑一声,凑近刘封,低声说道:“刘将军啊刘将军,你口口声声以关公为叔父,恐怕那关公,却未必肯认你这个螟蛉义侄啊!我可曾听闻,当初汉中王欲立将军为世子之时,那关公便曾明确表示不悦。后来汉中王登基之后,为立储之事,曾问计于诸葛孔明。孔明先生却说:‘此乃陛下家事,可问关、张二位将军便知。’汉中王便派遣使者,前往荆州,征求关公的意见。那关公却以将军乃是‘螟蛉之子’(即养子),血统不正为由,力劝汉中王不可立将军为储君,反而应该将将军远远地安置到这上庸山城偏僻之地,以杜绝后患,以免将来危及亲子刘禅的地位。此事,朝中人人皆知,将军难道反而不知么?他关羽当初既不念半点叔侄之情,如此薄待于你,你今日又何必还要死守着这所谓的‘叔侄大义’,而去冒此奇险,为他火中取栗呢?”孟达这番话,可谓是“诛心之言”,直刺刘封内心深处的痛处!

刘封听了孟达这番话,想起往事,心中更是“五味杂陈,百感交集”,那点仅存的“救援之念”也渐渐动摇了。他沉默良久,才开口道:“唉!君言虽然有理,但如今廖化在此,我等又当以何等言辞,来回绝他才好?”

孟达微微一笑,道:“此事不难。我等只需对他说,这上庸山城,乃是新近归附之地,民心未稳,根基不牢,不敢轻易调动兵马,以免城池有失,辜负了汉中王的重托便可。如此,既全了礼数,又不至于得罪了廖化。”

刘封思虑再三,最终还是采纳了孟达的建议。

次日,刘封、孟达二人,将廖化请至堂上。刘封便依照孟达所教之言,对廖化说道:“廖将军,并非我二人不愿发兵救援关将军。只是这上庸三郡,皆是新近归附之地,人心尚未完全安定,城防亦不稳固,我等实在不敢轻易抽调兵马,离开此地,唯恐为宵小之辈所乘,反误了汉中王的大事。还望廖将军能体谅我等的难处。”

廖化听了,哪里还不知道这二人是不肯发兵救援?他顿时大惊失色,双膝跪倒在地,以头叩地,血流不止,哭告道:“二位将军!若果真如此,则关君侯与麦城数千将士,皆休矣!恳请二位将军念在昔日同袍之谊,发发慈悲,速速起兵救援罢!”

孟达却冷笑道:“廖将军,并非我等不肯相救。只是,如今之势,即便是你我立刻尽起上庸之兵,前往麦城,亦不过是杯水车薪,安能救得了一车大火?徒增伤亡罢了!将军还是速速返回麦城,静候蜀中主力大军前来救援可也!”

廖化见二人心意已决,再三苦苦哀求,刘封、孟达却皆是拂袖而入,不予理会。廖化知道此事已然无望,心中更是“悲愤欲绝,万念俱灰”。他寻思片刻,知道若不立刻赶回成都,将此间情况禀告汉中王与军师,则关公必死无疑!当即便翻身上马,指着上庸城头,破口大骂刘封、孟达二人“忘恩负义,见死不救”,然后便打马扬鞭,认准成都方向,亡命奔逃而去!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却说关公在麦城之中,左等右等,日夜盼望上庸的救兵能够早日到来,却始终不见丝毫动静,心中早已是“焦虑万分,度日如年”。此时,他手下能战之兵,已不足五六百人,且大多身上带伤,疲惫不堪。城中粮草,亦已消耗殆尽,军民皆是忍饥挨饿,苦不堪言。整个麦城,都笼罩在一片“绝望与死寂”的“末日气氛”之中。

就在这危急存亡之秋,忽有守城军士来报:“启禀君侯!城下有一人,自称是东吴使者诸葛瑾,请求入城,有要事与君侯面谈,并让城上休要放箭!”

关公闻言,心中一动,暗道:“诸葛子瑜此刻前来,莫非是想劝我投降不成?”他沉吟片刻,便下令将诸葛瑾放入城中。

诸葛瑾入城之后,来到关公面前,行礼已毕,分宾主落座。关公赐茶罢,诸葛瑾便开门见山地说道:“关将军,瑾今日乃是奉了我家吴侯将令,特地前来劝谕将军。自古便有云:‘识时务者为俊杰,知天命者为圣人。’如今将军所统领的荆襄九郡之地,皆已尽数归属他人名下;将军如今所据守的,不过是麦城这一座孤城绝地而已,城内既无粮草接济,城外又无援兵到来,已是危在旦夕,覆亡只在顷刻之间!将军又何苦还要在此苦苦支撑,做这无谓的牺牲呢?”

“为今之计,将军何不听从瑾的一番良言,归顺于我家吴侯?吴侯素来敬重将军的‘忠义与武勇’,必会以礼相待,委以重任,仍旧让将军镇守荆襄之地,如此,既可保全将军家眷亲属的性命,亦可免去这生灵涂炭之苦。还望君侯能以大局为重,仔细思量,莫要错失了这最后的机会啊!”其言辞恳切,充满了“诱降之意”。

关公正襟危坐,面沉似水,听完诸葛瑾这番话,却是冷哼一声,正色而言曰:“我关某乃是河东解良一介武夫而已,蒙我大哥汉中王知遇之恩,待我如同手足骨肉一般,恩重如山!我关某一生行事,光明磊落,忠义为本,岂能因一时之危困,便背信弃义,投降敌国,苟且偷生!城若不幸被破,我关某唯有死战到底,以死殉国而已!正所谓‘玉可碎而不可改其坚白,竹可焚而不可毁其高洁’!我关某身虽陨灭,忠义之名,亦可流传于青史丹书之上,永垂不朽也!汝休要再多费唇舌,速速出城回报孙权,我关某定要与他决一死战,不死不休!”其“宁死不屈,忠贯日月之气概”,令人肃然起敬!

诸葛瑾见关公心意已决,再劝无益,只得长叹一声,道:“唉!吴侯本意,乃是想与君侯重修旧好,共结秦晋之盟,然后合两家之力,共同讨伐国贼曹操,兴复汉室江山,并无其他恶意。君侯又何必执迷不悟,一意孤行至此啊?”

不等诸葛瑾说完,一旁的关平早已是怒不可遏,猛地拔出腰间佩剑,便要上前斩杀诸葛瑾!

关公急忙出言制止道:“平儿休得无礼!诸葛子瑜之弟诸葛孔明,如今正在西川,辅佐你伯父汉中王,劳苦功高。今日我等若在此杀了子瑜先生,岂不是要伤了孔明军师的兄弟之情,亦非君子所为也。”当即便下令左右,将诸葛瑾“礼送”出城。

诸葛瑾见状,亦是满面羞惭,不敢再多言半句,只得灰溜溜地上马,离开了麦城,返回江东,拜见孙权,将关公“心如铁石,宁死不降”的情况,如实禀告了一遍。

孙权听了,亦是长叹一声,道:“唉!关云长真乃是当世罕见的忠臣义士也!只可惜不能为我所用!似此等人物,如之奈何?”

帐下谋士吕范出班奏道:“主公,既然关羽不肯归降,我等亦不必再作痴心妄想。依臣之见,可立刻请军中精通《周易》卜筮之人,为关羽占卜一卦,看看其此番的吉凶休咎如何,也好让我等早作定夺。”

孙权当即便依吕范之言,命人设坛作法,卜算关羽的命运。那卜者揲蓍(古代一种占卜方法)布卦,一番演算之后,得出卦象,乃是“地水师卦”,其卦辞之中,又带着“玄武临应”之兆,主敌人远遁奔逃,最终却难逃厄运。

孙权便问大都督吕蒙道:“子明啊,如今卦象显示,那关羽匹夫,最终将会远奔逃窜。不知卿有何等妙策,可以将其一举擒获,永绝后患?”

吕蒙听了,抚须大笑道:“哈哈哈!主公,此卦象与臣下心中所谋之计,竟是不谋而合,正中下怀也!那关云长虽然勇猛过人,如同插翅猛虎,能有冲天之翼,但也休想飞出我吕子明为他布下的天罗地网矣!”其“自信满满,智珠在握之态”,显露无疑。

正是:龙游沟壑遭虾戏,‘英雄末路’叹数奇。凤入牢笼被鸟欺,‘天意难违’恨无期。

毕竟吕蒙究竟有何等精妙的计策,来擒拿这“威震华夏”的关云长,而关羽的最终命运又将如何,且看下文分解。

喜欢三国野史!请大家收藏:()三国野史!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