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三国野史! > 第84章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(第5页)

第84章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(第5页)

程畿见状,长叹一声,当即拔出腰间佩剑,高呼“大汉万岁”,引颈自刎而死。其“忠烈之血”染红了滔滔江水。

后人有诗赞曰:慷慨蜀中程祭酒,一腔热血洒江流。临危不改平生志,‘文臣死节’答君酬。丹心化作碧血煞,浩气长存万古悠。

当时,负责围攻彝陵城的蜀将吴班、张南,久攻不下。忽听得后方兵败的消息,冯习亦率残兵逃至。三人大惊失色,知道大势已去,急忙放弃围攻彝陵,尽起大军,火速前来救援刘备。被困于城中的东吴小将孙桓,方才侥幸得以解围脱险。

吴班、张南、冯习三将,正自率领败军,仓皇逃窜,不料,迎面又撞见一支吴军杀来,背后孙桓亦是尽起彝陵城中守军,从后方掩杀而至!两路吴军,前后夹攻,将这支蜀军残部再次包围!

张南、冯习二将,皆是蜀中勇将,此刻见身陷重围,亦是毫无惧色,各自手持兵器,奋勇当先,左冲右突,欲要杀出一条血路。然吴军人多势众,又兼蜀军早已是惊弓之鸟,士气崩溃。二人力战不支,最终皆是寡不敌众,双双阵亡于乱军之中,为国捐躯。其“忠勇之魂”,亦与那些战死的蜀军将士之“怨煞”汇聚在一起,使得这片古战场更添几分悲凉。

后人有诗赞曰:冯习忠肝无二志,张南义胆少匹俦。沙场甘为君王死,青史长标美誉留。壮士英魂归故土,莫使将星再蒙羞。

唯有先锋吴班,凭借其过人的武艺与丰富的战场经验,在乱军之中,左冲右突,好不容易才杀出一条血路,又恰好遇见了前来接应的赵云所部兵马,方才侥幸得以保全性命,一同逃回了白帝城。

再说那五溪蛮王沙摩柯,勇则勇矣,却不通中原兵法战阵之道。他在乱军之中,横冲直撞,匹马奔走,正欲逃回本洞,不料,迎面恰好撞见了东吴老将周泰。二人交马,战不二十余合,那沙摩柯虽力大无穷,然其招式杂乱无章,破绽百出,最终被经验老到的周泰抓住机会,一刀斩于马下,其“蛮王之勇”亦是烟消云散。

蜀军之中,原先响应刘备,一同出兵伐吴的洞溪汉将杜路、刘宁二人,见蜀军主力已被彻底击溃,刘备亦是狼狈逃窜,知道大势已去,为求自保,便尽皆率领本部兵马,向东吴投降。

此一役,蜀汉七十余万大军,四十余座连营,被陆逊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!无数粮草辎重、兵器甲仗,尺寸不留,尽皆为东吴缴获。蜀军将士,战死、烧死、淹死、以及降吴者,不计其数,其状之惨烈,堪比昔日赤壁之战!刘备一生戎马,从未遭遇如此惨重之败绩,其“帝王之气”与“汉室国运”皆因此而遭受重创,几乎到了“元气大伤,难以恢复”的境地!

再说孙权之妹,刘备之妻孙夫人,自当初被迫离开刘备,返回江东之后,便一直郁郁寡欢,对刘备念念不忘。她虽身在东吴,心却早已飞回了西蜀。

此次听闻刘备御驾亲征,兵败猇亭的消息,更有谣言传至江东,说刘备已在乱军之中,中箭身亡。孙夫人闻听此噩耗,更是悲痛欲绝,肝肠寸断!她不顾侍女劝阻,当即驱车赶至长江之畔,面向西方,放声痛哭,声声泣血。她哭罢多时,心中已然生无可恋,便猛地纵身一跃,投入了那滚滚东逝的长江之水,以身殉情!一代枭姬,香消玉殒。其“贞烈之魂”与对刘备的“不渝之情”,感动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。后人敬其节义,特地在江边修建庙宇,供奉其牌位,号曰“枭姬祠”。

尚论者亦有诗叹曰:先主兵归白帝城,夫人闻难独捐生。至今江畔遗碑在,犹着千秋烈女名。一缕‘情痴怨煞’,萦绕在滚滚长江之滨。

却说东吴大都督陆逊,火烧连营七百里,大破蜀军七十余万,一战功成,威名远震,江东举国欢庆。他乘胜追击,统领得胜之师,兵锋直指夔关,欲要一鼓作气,攻入西川,擒杀刘备,彻底覆灭蜀汉,为东吴永绝后患!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大军行至夔关之前不远处,陆逊在马上远远望见,前方临山傍江之处,地势险要,江边沙滩之上,隐隐约探,见有石滩八九十堆,疏落有致,看似寻常,然其间却有一股莫名的“肃杀之气”,冲天而起,虽无形无质,却令人望而生畏,仿佛隐藏着千军万马一般!

陆逊勒住战马,回顾左右众将,沉声道:“诸位将军请看!前面江边那片乱石滩上,‘杀气’隐现,其形诡异,必有埋伏!三军将士,切不可轻举妄动,以免中了敌人奸计!”当即下令,大军后退十余里,于一处地势空阔之处,扎下营寨,排开阵势,以防不测。然后,又立刻派遣数名精干哨骑,火速前往前方探视虚实。

不多时,哨骑回报,言说前方江边乱石滩上,并无一兵一卒埋伏,亦无任何营寨工事。

陆逊闻报,心中更是惊疑不定。他亲自下马,登上附近一处高山之巅,向着那片乱石滩远远眺望。只见那乱石滩上,依旧是“杀气”弥漫,隐隐有风雷之声,其势比方才更加猛烈!

陆逊心中更是狐疑,再次派遣心腹之人,反复仔细探查。哨马数次往返,皆回报言说,那片乱石滩上,确实空无一人一骑,唯有数十堆散乱的顽石而已。

陆逊见天色将晚,日已西沉,而那乱石滩上的“杀气”却越发浓烈,仿佛有无形的“神兵鬼将”在其中操演一般,心中更是犹豫不决,不知这究竟是何缘故。他沉吟片刻,决定亲自前往一探究竟,便命人寻来几名当地的土着百姓,向他们询问。

须臾之间,几名战战兢兢的当地老翁被带到陆逊面前。陆逊温言问道:“老丈请了。本督问你,前方江边那片乱石滩,究竟有何名堂?为何那些乱石堆中,竟会有如此浓烈的‘杀气’冲天而起?”

那几位老翁对视一眼,其中一位年长者颤巍巍地答道:“回禀将军,此处地名唤作鱼腹浦。听闻……听闻数年之前,蜀汉丞相诸葛孔明,率领大军入川之时,曾在此地停留。他……他驱使手下兵士,于这片江边沙滩之上,搬运巨石,按照九宫八卦之方位,排成了一座玄妙的石阵。自那以后,这石阵之中,便常常有五彩云气升腾而起,更有风雷之声隐隐传出,诡异非常,令人不敢靠近!”

陆逊闻听此言,心中更是好奇。他当即点起数十名亲兵护卫,催动胯下战马,便要亲自前往那石阵之中,一探究竟。他立马于山坡之上,俯瞰那座所谓的“八阵图”,只见其四面八方,皆有门户可入,看似杂乱无章,实则暗合玄机,变幻莫测。陆逊自恃深通兵法,精于韬略,又兼刚刚大破蜀军七十余万,正是意气风发,不可一世之时,不由得冷笑一声,对左右道:“哼!故弄玄虚!此不过是诸葛村夫用以惑人耳目之雕虫小技罢了,能有何用!”说罢,也不听左右劝阻,便引着那数十名亲兵,一马当先,从一处看似生门的方位,径直闯入了那座神秘的石阵之中。

部将见陆逊入阵,唯恐有失,急忙在后喊道:“都督!天色已晚,雾气渐浓,请都督早早回营,以免发生意外!”

陆逊在石阵之中,左冲右突,盘桓良久,初时还不以为意,只觉其中道路曲折,怪石林立而已。然渐渐地,他却发现,无论自己如何纵马奔驰,都仿佛是在原地打转,始终无法找到出阵之路!更可怕的是,就在此时,阵中忽然狂风大作,一霎时,飞沙走石,遮天盖地,天昏地暗,日月无光!只听得耳边江水咆哮之声,如同万马奔腾,战鼓齐鸣!眼前更是怪石嵯峨,壁立千仞,横沙立土,如同迷宫一般,重重叠叠,无边无际!那股先前在阵外感受到的“肃杀之气”,此刻更是变得浓烈无比,仿佛有无数无形的刀枪剑戟,从四面八方,向着他们攒刺而来!

陆逊身经百战,亦是智勇双全之辈,然此刻身陷此等诡异莫测之绝阵,亦是不由得大惊失色,冷汗直流,心中暗道:“不好!我中诸葛村夫之奸计也!”他急忙勒转马头,便欲循着来路退出石阵。然,此时阵中早已是天翻地覆,景物全非,哪里还辨认得出半点来路?

正自惊疑不定,慌乱无措之际,忽见前方一块巨石之后,缓缓走出一位须发皆白、仙风道骨的老者,手拄一根青竹藜杖,面带微笑,从容不迫地来到陆逊马前,稽首道:“呵呵,将军可是欲要走出此阵么?”

陆逊见状,如同在黑暗中见到了一丝光明,连忙翻身下马,恭敬地行礼道:“正是!还请老丈慈悲,指点迷津,引我等出此绝阵!大恩大德,没齿不忘!”

那老者微微一笑,也不多言,只是转过身,策着竹杖,在前方缓缓引路。说也奇怪,陆逊等人跟随其后,先前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怪石,竟都自动让开了一条通路,曲曲折折,走了约莫半个时辰,便轻轻松松地走出了那座令人心悸的石阵,重新回到了江边山坡之上,并无受到丝毫损伤。

陆逊惊魂稍定,对那老者更是感激涕零,连忙上前拜谢,恭敬地问道:“请问老丈高姓大名?仙居何处?为何能于此绝阵之中,来去自如?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