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三国野史! > 第88章 渡泸水丞相再缚番王识诈降孔明三擒孟获(第4页)

第88章 渡泸水丞相再缚番王识诈降孔明三擒孟获(第4页)

孟获大惊失色,不敢恋战,急忙调转马头,向着自己左翼军的方向狂奔而去。然而,他刚刚奔出不远,便见左翼方向也是火光熊熊,杀声震天,一支蜀军早已截断去路,为首大将,正是手持大刀的魏延!其“断路之意”狠辣异常!

孟获魂飞魄散,只得又慌忙转向右翼,试图从右方突围。然而,右翼方向同样是火光冲天,喊杀声惊天动地,又一支蜀军如神兵天降,挡住了他的去路,为首一员银甲小将,白马银枪,英气勃勃,正是常山赵子龙赵云!其“包抄之意”密不透风!

王平、魏延、赵云三路蜀军,从三个方向同时合围,将孟获的残余人马死死困在核心,四面楚歌,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。孟获眼见大势已去,心知再不逃走,便要与这些残兵一同葬身此地。他心一横,也顾不得什么“蛮王尊严”了,大喝一声,拼尽全身“图腾之力”,挥舞双剑,硬生生从包围圈最薄弱的一处杀开一道缺口,也顾不得身边那些忠心耿耿的蛮兵,独自一人,匹马单枪,不辨方向,只顾着向泸水岸边狂奔而去,其“求生之意”已到极致。

他狼狈不堪地逃到泸水岸边,正见江面上影影绰绰,有数十个蛮人装束的兵士,正驾着一艘小船,向岸边划来。孟获大喜过望,以为是自家部落前来接应的兵马,急忙高声呼喊,令他们速速靠岸。

那些“蛮兵”果然听从他的呼唤,将小船划到岸边。孟获连人带马,刚刚狼狈不堪地跳上小船,还未来得及喘口气,忽然听得船上一声号令炮响!船上那数十名“蛮兵”瞬间变脸,动作迅捷无比地抽出了藏在身上的绳索套杆,一拥而上,七手八脚地便将孟获再次捆绑得结结实实!

原来,这些所谓的“蛮兵”,竟是马岱受了孔明妙计,亲率本部精锐“虎步军”士卒,巧妙伪装而成!他们早已在此处设下埋伏,专门等候孟获自投罗网,其“诱敌之计”天衣无缝!

于是,孔明下令招安那些被围困的蛮兵,降者不计其数。孔明依旧采取怀柔政策,对所有降兵一一抚慰,发放粮草,并不加以杀害,只将其兵器收缴,然后便放他们各自归家,其“仁德之名”再次传遍南中。随即,又命人扑灭了各处余火。

须臾,马岱已将生擒的孟获押解至中军大帐;赵云亦将昏睡未醒的孟优擒获带来;魏延、马忠、王平、关索等将,也将那些跟随孟获前来劫营的各洞酋长,尽数擒获,一并解到帐下。

孔明看着被第三次押到自己面前的孟获,指着他,似笑非笑地说道:“孟获啊孟获!你先前令你兄弟孟优,假借进献珠宝之名,行诈降之计,却又如何能瞒得过本相的这双眼睛!如今,你已第三次被我擒获,这一次,你可心服了?”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孟获满面羞惭,却依旧强项道:“哼!此番又非你之能!皆因此乃吾弟孟优贪图口腹之欲,不慎误中了你的毒酒之计,坏了我的大事!倘若我亲自率兵前来,孟优再以兵马内应,必然可以大功告成!此乃天亡我也,非是我孟获用兵不如你!如何肯心服!”其“顽固之意”令人哭笑不得。

孔明听罢,沉吟片刻,问道:“如今已是第三次了,你为何还是不肯心服?”

孟获低垂着头,半晌无语,似是无言以对,又似是心中不甘。

孔明见状,忽然又是一笑,道:“也罢!本相今日,便再放你兄弟二人回去一次!”

孟获闻言,猛地抬起头,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与一丝狂喜,大声道:“丞相!丞相若当真肯再放我孟获兄弟二人回去,容我收拾家下所有亲族部曲,和丞相堂堂正正,真刀真枪地再大战一场!若到那时,丞相还能凭真本事将我擒住,我孟获对天发誓,定然死心塌地,彻底归降,并率南中万民,永世称臣,绝不敢再有反复!”其言语间,竟带着几分“破釜沉舟之意”。

孔明正色道:“孟获,你要记住!若是再被本相擒获,便休怪本相军法无情,绝不轻恕!你可要小心在意,回去之后,好生攻读韬略兵书,再仔细整顿你的亲信人马,早早想出万全良策,莫要再行此等自取其辱之举,到时悔之晚矣!”

于是,孔明再次下令,命武士解去孟获、孟优兄弟二人以及所有被擒酋长的绳索,依旧赏赐酒食,然后将他们一并释放。孟获等人拜谢而去,心中对孔明这般“神鬼莫测之手段”与“海洋般之胸襟”,已是又敬又畏,更多的却是茫然与困惑。

此时,蜀军主力已尽数渡过泸水,在南岸扎下营寨。孟获等人渡过泸水,回到自己先前营寨的旧址,却只见蜀军已在岸口严密布防,旌旗招展,兵将林立,其“军容之盛”远胜往昔。马岱高坐于营门之前的将台之上,远远望见孟获,以手中宝剑虚指,厉声喝道:“孟获!这番若是再敢作乱,被本将拿住,必无轻饶!”其“威吓之意”毫不掩饰。

孟获不敢停留,急忙带着残兵败将,向着自己原来的老巢方向退去。行至自己先前的主寨之时,却发现此寨早已被赵云率兵袭占,蜀军已在寨中布列整齐,赵云身披银甲,端坐于中军大帐的帅旗之下,手按佩剑,目光如电,对仓皇路过的孟获朗声说道:“蛮王孟获!我家丞相待你仁至义尽,屡次施恩,望你好自为之,切勿再忘大恩,自取灭亡!”其“警告之意”清晰明确。

孟获哪里还敢答话,只是连连喏喏称是,带着人马继续奔逃。将要逃出蜀军控制的边界山口之时,只见山坡之上,又是一支蜀军精兵,列阵以待,为首一员大将,手持大刀,面带煞气,正是魏延!他勒马横刀,挡住去路,厉声喝道:“孟获匹夫!如今本将已深入你巢穴腹地,尽夺你险要关隘!你这蠢物,尚自愚昧不堪,不知死活,妄图抗拒天朝大军!本将把话撂在这里,这回你若再敢前来送死,被本将拿住,定要将你碎尸万段,挫骨扬灰,绝不轻饶!”其“凶狠之意”与“恐吓之意”,令孟获等人魂飞魄散。

孟获与孟优等人,被蜀军诸将轮番羞辱恐吓,早已是心胆俱裂,只得抱着脑袋,如同丧家之犬一般,头也不回地望自己部落所在的银坑洞方向逃窜而去。

后人有诗赞孔明曰:五月驱兵入不毛,月明泸水瘴烟高。誓将雄略酬三顾,岂惮征蛮七纵劳。

却说诸葛孔明顺利渡过泸水之后,在南岸扎下坚固大营,随即下令大赏三军,以鼓舞“士气”。然后召集众将于帐下,对他们说道:“孟获此番第二次被擒,本相故意带他遍观我军各营虚实,正是要引诱他前来劫营,让他看看我军的‘强大底蕴’与‘破绽之处’。本相深知孟获此人,虽勇猛有余,却也颇通一些兵法皮毛,见到我军粮草充裕,兵器精良,必然会心生贪念,又见我营寨依山傍林,故意露出破绽,定会以为有机可乘,极有可能采用火攻之计。果不其然,他便派遣其弟孟优前来诈降,欲为内应。本相三番两次将其擒获而不杀,并非戏耍于他,实乃是诚心诚意想要降伏其心,而非要赶尽杀绝,灭其种类,徒增南中‘怨气’。吾今日明明白白告知诸位,南征之路,道阻且长,后面还会有诸多艰难险阻,望诸位切勿推辞辛劳,当各尽其心,戮力同功,早日助本相完成先帝遗愿,报效国家!”

众将听了孔明这番推心置腹之言,无不拜伏于地,由衷赞叹道:“丞相深谋远虑,智、仁、勇三者皆备,即便是上古之姜子牙、汉初之张子房,恐怕亦不过如此!我等能追随丞相,实乃三生有幸!”其“钦佩之意”发自肺腑。

孔明微微摆手,谦逊道:“本相何德何能,岂敢与古之圣贤先哲相比肩?南征大业,皆赖诸位将军同心戮力,奋勇杀敌,方能共铸功业耳!”帐下诸将听得孔明如此谦和之言,心中更是感激发越,人人争先,皆愿为国效死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再说那孟获,一连遭受三次被擒之奇耻大辱,心中怨气、怒气、不甘之气、羞辱之气交织,简直要将胸膛炸开。他忿忿不平地逃回自己的老巢银坑洞中,越想越是气愤难当。于是,他立刻派遣心腹之人,携带大量的金银珠宝、奇珍异兽,前往南中更深远之地的“八番”部落、“九十三甸”等处,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蛮方部落,凭借他昔日的“蛮王威望”与重金的“利益诱惑”,去借调那些以凶悍善战闻名的“使牌部落”的“刀獠丁军”等各路蛮兵。

孟获广散钱财,又许下重诺,旬日之间,竟真的让他凑齐了号称数十万的各族蛮兵。这些蛮兵,种类繁多,装备各异,有的手持巨斧长矛,有的腰胯毒箭吹筒,有的驱使毒蛇猛兽,更有一些部落掌握着不为人知的“原始巫术”或“图腾之力”,其军容虽不整齐,但那股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“庞杂煞气”与“野性妖气”,却是冲天而起,仿佛乌云一般,笼罩在南中上空,声势极为骇人!各路人马,如乌云涌动,如猛兽出闸,皆听从孟获的统一调遣,准备与蜀军决一死战。

蜀军埋伏在南中各处的探子,探知孟获此番竟纠集了如此庞大的兵力,不敢怠慢,飞马将此惊人消息报知孔明。孔明听闻之后,非但没有丝毫担忧之色,反而抚掌大笑道:“哈哈哈!好!好!好一个孟获!本相正愁他那些散布各洞的蛮兵难以一一清剿,他此番竟能将他们尽数聚集到一处,倒是省了本相不少手脚!本相正欲借此机会,让他南中诸部,都来亲眼见识见识我大汉天军的真正‘威能’,也让他们明白,何为‘王道之不可抗拒’!”

于是,孔明安坐于特制的小车之上,羽扇轻摇,从容镇定地开始调兵遣将,准备迎接孟获这倾尽全力的最后一搏。

正是:若非洞主威风猛,纠集百蛮动地来。怎显军师手段高,谈笑风生破敌阵!

未知此番孟获纠集南中所有力量,与诸葛孔明进行的第四次较量,胜负究竟如何,且看下文分解。

喜欢三国野史!请大家收藏:()三国野史!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