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幸得蜀军再次西出祁山,诸葛亮对我姜维甚是信任,毫无戒备之心。都督若能亲率大军前来,与我军交战。届时,维可于阵前佯装不敌,诈败而走,引诱蜀军主力追赶。维当在蜀军阵后,预先埋下干柴火油,以举火为号,先焚烧其粮草辎重,使其军心大乱。然后,都督再率领大军,从后方翻身掩杀,与维内外夹击,则诸葛亮老贼必定首尾难顾,插翅难逃,可一战而擒也!维此举,非是敢妄想建立奇功,以求报效国家,实乃是想要洗刷前日被迫降蜀之奇耻大辱,自赎前罪而已!倘蒙都督明察维之苦心,速速赐下回信,约定日期,共襄大事!”
曹真看完姜维的密信,不由得喜从天降,拍案叫绝,抚掌大笑道:“哈哈哈!真是天助我也!天助我也!诸葛亮啊诸葛亮,你机关算尽太聪明,却不想反算了卿卿性命!你万万没有料到,你如此信任的姜维,竟会暗中与我联手吧!”他当即下令,重赏了前来送信之人,并让他火速返回,告知姜维,一切依计而行,务必准时会合。
随即,曹真唤来中护军费耀,将姜维暗献密书,约定内外夹击之事,如此这般,向他详细述说了一遍。
费耀听罢,眉头紧锁,其“谨慎之意”油然而生,沉吟道:“都督,诸葛亮为人,向来诡计多端,智谋深不可测。那姜维新降蜀中,便深受孔明信任,其智勇亦非寻常。此次他突然暗献密书,言辞恳切,看似天衣无缝,焉知此非是诸葛亮故意指使,想要诱我军深入,其中恐怕有诈,还望都督三思而后行,不可不防啊!”
曹真此刻已被即将到手的巨大功劳冲昏了头脑,哪里还听得进费耀的劝告,他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:“费将军多虑了!那姜维本就是我大魏之臣,因一时失陷,才不得已而归降西蜀。如今他幡然悔悟,弃暗投明,愿为我军内应,此乃顺理成章之事,又有何可疑之处?此等送上门来的天大功劳,岂能轻易错失?”他“贪功之意”已完全压倒了“审慎之心”。
费耀见曹真执意要去,心中暗暗叫苦,却又不敢过分违逆,只得退而求其次道:“既然都督心意已决,末将也不敢再多言。只是,为防万一,还请都督坐镇中军本寨,以策万全。末将愿亲率一支精兵,前往斜谷,与那姜维接应。倘若其计策果真成功,则功劳尽归都督所有;倘若其中当真有诈,末将亦可凭手中兵马,奋力抵挡,都督亦可从容调兵遣将,不至于陷于被动。”
曹真听费耀如此说,正中下怀,他本就有些担心自身安危,闻言大喜道:“好!费将军此言,深合我意!就依你所言!你可即刻点起五万精兵,星夜赶往斜谷埋伏,接应姜维!事成之后,本督定当重重赏你!”
于是,费耀领了将令,无奈之下,只得硬着头皮,点起五万兵马,杀气腾腾地望斜谷方向进发。
大军行进了两三日程,费耀下令在一处隐秘的山谷之中屯下军马,并派出大量斥候,四下里仔细哨探。约莫到了当日申时(下午三点到五点)左右,有斥候飞马来报:“启禀将军!斜谷道中,发现大股蜀兵踪迹,看其旗号,应是蜀军主力,正向我军方向开来!”
费耀闻报,心中一凛,急忙下令全军催动,准备迎敌。然而,蜀兵与其遥遥相望,却并不急于上前交战,只是摆开阵势,与其对峙。费耀唯恐错失战机,下令全军主动出击。不想,他这边刚一有所行动,对面的蜀兵便立刻后退。费耀挥军追赶,蜀兵便又重新列阵,准备迎战。可当魏军方才准备好阵型,想要与之交锋,蜀兵便又立刻后退。如此这般,来来回回,反复拉锯,蜀兵且战且走,且走且战,一直将魏军拖延至第二日的申时左右。
魏军将士被这般反复折腾,整整一日一夜,未曾合眼,也不敢有片刻歇息,生怕遭到蜀兵的突然袭击,早已是人困马乏,精疲力尽,“疲惫之气”弥漫全军。费耀眼见将士们实在支撑不住,方才下令在一处较为开阔的山谷之中暂时屯兵,准备造饭歇息。
然而,魏军的锅灶尚未支起,饭菜的香气也未曾飘出,忽然间,只听得四面山头之上,喊杀声震天动地,鼓角之声齐鸣,无数蜀兵如同潮水一般,从四面八方漫山遍野地涌杀而来,将魏军团团包围在山谷之中!蜀军阵中,帅旗开处,缓缓推出一辆四轮小车,车上端坐一人,羽扇纶巾,仙风道骨,正是蜀汉丞相诸葛孔明!他命人上前,高声叫阵,邀请魏军主将出阵答话。
费耀在乱军之中,远远望见孔明,心中虽然暗暗叫苦,但表面上却故作欢喜,回头对左右亲兵低声嘱咐道:“你们听着!一会儿若是蜀兵大举冲杀过来,你们便立刻护卫着我,向后退走,切不可恋战!但若看见我军大营之后,蜀军粮草方向有火光冲天而起,那便是姜维将军举事的信号,届时你们便随我一同,返身杀回,自有我军内应前来相助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分付完毕之后,费耀强作镇定,催马出阵,遥指孔明大骂道:“诸葛村夫!汝这手下败将,前番被我军杀得丢盔弃甲,狼狈逃窜,今日竟还敢不知死活,再次前来送死不成!”
孔明端坐车中,羽扇轻摇,微微一笑道:“费将军此言差矣。胜败乃兵家常事,一时成败,何足挂齿?吾今日前来,非是与你这无名小辈做口舌之争,快快去将你家主帅曹真唤来答话!”
费耀大怒,破口大骂道:“呸!我家曹大都督,乃是何等金枝玉叶,尊贵无比,岂肯轻易与你这反国乱贼相见污了身份耶!”
孔明闻言,脸色一沉,也不与他多说废话,只是将手中羽扇轻轻一招,早有埋伏在两翼的蜀将马岱、张嶷二人,各引一支精兵,如猛虎下山般,从左右两翼同时杀出!魏兵本就疲惫不堪,又见蜀军势大,哪里还敢抵抗,纷纷向后退去。
费耀依照与姜维的“约定”,也假意抵挡不住,拨马便走,引着败兵,向后撤退。行出不到三十里,果然望见前方蜀军大营的后方,也就是他们约定好的焚烧粮草之处,火光熊熊燃起,浓烟滚滚,更有无数喊杀之声,隐隐传来,经久不绝。
费耀见状大喜,只当是姜维已然依计举事成功,心中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,立刻高举手中令旗,对麾下将士大声呼喊道:“将士们!姜维将军已然反正!蜀贼粮草已被烧毁!我军内应已起!尔等速速随我返身杀回!生擒诸葛亮,便在今日!”说罢,他一马当先,提着大刀,率领魏军,如潮水般,返身向方才火起之处,猛扑过去!
魏军将士听闻主将之言,又见前方火光信号,皆以为蜀军内乱,军心已溃,个个奋勇争先,只盼能抢得头功。蜀兵在前方,也是依照孔明军令,且战且走,节节败退,更增加了魏军的信心。
费耀一马当先,只顾催促兵马,拼命追赶,眼看将要追到那火光冲天之处。忽然间,只听得山路之中,鼓角之声再次大作,喊杀之声震天动地,比方才更为猛烈!紧接着,从山谷两侧,同时杀出两支装备精良,杀气腾腾的蜀军伏兵:左有猛将关兴,手持青龙偃月刀,其“龙魂刀意”威不可挡;右有勇将张苞,紧握丈八蛇矛,其“虎煞矛意”势不可挡!更有无数弓箭手,早已占据了山谷两侧的高地,无数箭矢、滚石、擂木,如同冰雹一般,居高临下,劈头盖脸地向着谷中混乱不堪的魏军倾泻而下!
魏军顿时被打得晕头转向,死伤枕藉,阵型大乱。费耀至此,方才恍然大悟,自己是彻彻底底地中了诸葛亮的奸计!那所谓的姜维密信,所谓的举火为号,皆是诱敌深入的圈套!他心中又惊又怒,又悔又恨,却已是追悔莫及。他急忙下令全军后退,想要从原路杀出山谷。然而,此刻山谷之中,早已是人马拥挤,溃不成军,魏军将士在惊慌失措之下,自相践踏,或失足跌落悬崖深涧,死者不计其数,其状惨不忍睹。
费耀眼见大势已去,哪里还敢恋战,只得在少数亲兵的护卫之下,拼死夺路而逃。不想,他刚刚逃到一处山坡谷口,迎面又撞见一彪军马拦住去路,为首一将,银盔银甲,手持龙胆亮银枪,面如冠玉,目似朗星,正是诈降献书的姜维!
费耀一见姜维,更是气得目眦欲裂,破口大骂道:“姜维反贼!你这背主求荣,毫无信义的小人!枉我如此信任于你,不想今日竟误中你的奸计!我费耀死不瞑目啊!”
姜维闻言,却是微微一笑,朗声道:“费将军此言差矣!吾此计,本是为那曹真匹夫而设,不想却误赚了你这条杂鱼!罢了!念你也是一代将才,速速下马受降,我尚可保你一条性命!”
费耀哪里肯降,他怒吼一声,催马挺刀,便要与姜维拼命。然而,他早已是人困马乏,又兼心神大乱,哪里还是养精蓄锐的姜维的对手?战不数合,便被姜维一枪挑落马下,束手就擒。也有演义版本说他望山谷中而走,忽见谷口火光冲天,背后追兵又至,自知无路可逃,便拔剑自刎而死。此处依后一种说法。费耀自刎身死,其余魏军残部,见主将已亡,皆失了斗志,纷纷跪地请降。
孔明见大获全胜,立刻下令大军,连夜追击,直出祁山,于祁山之前下寨,收拢兵马,点验俘虏。此役,蜀军大获全胜,斩杀魏军无数,缴获粮草军械不计其数。孔明论功行赏,对此次设计诱敌成功的姜维,更是大加赞赏,重赏金银绸缎。
姜维却谦逊地说道:“丞相谬赞了。此役虽胜,然未能依计擒获那罪魁祸首曹真老贼,实乃伯约平生之大恨也!”
孔明亦是抚须叹道:“是啊!可惜如此精妙之计策,却未能竟全功,只是小用了一番,未能将曹真一并网入,着实可惜!不过,经此一役,曹魏元气大伤,关中震动,我军再次北伐,已占据先机!”
却说曹真在后方大营,听闻费耀所部五万大军,全军覆没,主将费耀亦阵亡的消息,更是惊骇欲绝,悔恨当初不听费耀忠言,以致损兵折将,落得如此惨败。他自知无颜再与孔明交战,急忙与郭淮等人商议退兵之策。于是,孙礼、辛毗等人,星夜修下告急表章,派人火速送往洛阳,向魏主曹睿奏报:蜀兵再次大举攻出祁山,曹真都督损兵折将,伤亡惨重,前线军情万分危急,恳请陛下速派援兵,并请司马都督前来主持大局云云。
魏主曹睿在洛阳接到告急表章,龙颜大惊,他没想到自己刚刚调走司马懿,曹真便又吃了如此大的败仗。他急忙再次召见司马懿入宫,忧心忡忡地问道:“爱卿,如今曹真损兵折将,蜀兵又已大举攻出祁山,兵锋甚锐,长安危急!不知爱卿可有何良策,能够再次退却那诸葛孔明?”
司马懿闻言,却是胸有成竹,微微一笑道:“陛下勿忧。臣早已料到诸葛亮必会乘胜追击,再出祁山。臣已有退敌良策,此计不需我大魏军士,劳师动众,耀武扬威,只需如此如此…蜀兵便会不战自乱,自然退去矣!”
正是:已见子丹无胜术,全凭仲达有良谋。
未知司马懿此番又有何等鬼神莫测之妙计,能够兵不血刃,便退却孔明数十万大军,且看下文分解。
喜欢三国野史!请大家收藏:()三国野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