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三国野史! > 第101章 出陇上孔明妆神惑敌胆 奔剑阁张合中计殒将星(第3页)

第101章 出陇上孔明妆神惑敌胆 奔剑阁张合中计殒将星(第3页)

却说魏国大都督司马懿,亲率中军主力,杀气腾腾,径直来到卤城之下。此时,天色早已昏黑,伸手不见五指。司马懿对其麾下诸将道:“诸葛孔明用兵,最喜在白日里虚张声势,故弄玄虚。倘若我军在白日里大举进兵攻城,其城中必然早有严密准备,难以轻易得手。为今之计,我军可乘此夜色昏暗,星月无光之际,发动突然袭击,必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!据我观察,此处卤城城墙低矮,护城河亦是壕浅易填,我军只需奋勇当先,必可一鼓作气,将其攻破!”于是,便下令大军,暂且屯兵于城外,待到夜深人静,再行攻城。

约莫到了一更时分,郭淮亦已率领另一路魏军,悄然抵达卤城附近,与司马懿会合一处。两路魏军合兵之后,兵力更壮。司马懿一声令下,战鼓齐鸣,魏军将士如潮水一般,从四面八方,将小小的卤城围得是水泄不通,如同铁桶一般!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然而,还未等魏军靠近城墙,忽然城楼之上,万弩齐发!无数箭矢如同暴雨一般,夹杂着滚石擂木,劈头盖脸地向着城下的魏军倾泻而下!魏军将士躲避不及,顿时死伤惨重,锐气大挫,再也不敢轻易前进。

正在此时,忽然从魏军大营的后方,以及左右两翼,同时传来数声震耳欲聋的信号火炮之声!三军将士闻之,皆是大惊失色,不知究竟是何处又有敌军杀来,军心顿时大乱!郭淮急忙派遣军士,前往附近麦田之中仔细搜寻。不想,那些军士刚刚进入麦田,忽然四角之上,火光同时冲天而起!喊杀之声震天动地!姜维、魏延、马岱、马忠四路蜀军伏兵,如同四条出海的猛龙,咆哮着从麦田之中,一齐杀将出来!与此同时,卤城四面城门,亦是同时大开!无数蜀军将士,在城内守将的带领之下,如猛虎下山一般,呐喊着从城中冲杀而出!

里应外合,内外夹攻!魏军顿时阵脚大乱,自相践踏,死伤无数。司马懿在乱军之中,眼见大势已去,急忙在众将的拼死护卫之下,奋死突出重围,抢先占据了附近一处无名小山的山头,苟延残喘。郭淮亦是损兵折将,狼狈不堪,带领着残兵败将,逃窜到山后另一处高地之上,方才勉强扎住阵脚。

孔明指挥蜀军,大获全胜之后,从容进入卤城,下令四员伏兵将领,各于卤城四角下寨安营,互为犄角,严密布防。

郭淮在山后,惊魂稍定,急忙派人前往司马懿处禀报军情,并进言道:“都督,如今我军与蜀兵在此处相持日久,始终未能找到退敌良策。目下又在卤城之下,被那诸葛孔明设伏,杀得大败,折损了三千余名精锐将士,士气低落,军心动摇。倘若不早日想出万全之策,只怕日后想要安然退兵,亦是难上加难矣!”

司马懿亦是愁眉不展,叹道:“唉!诸葛孔明用兵,神鬼莫测,吾实不如也!为今之计,郭将军以为当复如何?”

郭淮献策道:“都督,依末将之见,我军可立刻修下紧急檄文,火速传往雍州、凉州各地,调集所有可用之兵马,并力一处,与蜀军决一死战!末将愿亲率一支精兵,星夜兼程,前往偷袭剑阁,截断蜀军粮道与归路。蜀军远道而来,粮草补给本就困难,一旦后路被我军截断,则其三军必然人心惶惶,不战自乱。届时,都督再从正面乘势发动猛攻,则蜀军可一战而灭,诸葛孔明亦可束手就擒矣!”

司马懿听从了郭淮的计策,当即修下紧急檄文,派遣多名心腹之人,星夜兼程,分别送往雍州、凉州各地,调拨人马前来会合。不消数日,魏将孙礼便已统领着雍州、凉州各郡的数万援军,赶到司马懿大营。司马懿大喜,当即下令孙礼,立刻与郭淮会合,依计前往偷袭剑阁,务必一举成功。

却说孔明在卤城之内,与魏军相持日久,却始终不见魏军出战,心中早已料到,司马懿必然是又在暗中酝酿什么阴谋诡计。他当即将姜维、马岱二人唤入帐中,秘密听令道:“如今魏军龟缩于山险之后,坚守不出,不与我军交战,其意图无非有二:一者,是料定我军在卤城收割的小麦,数量有限,难以支撑大军长久消耗,想要待我军粮尽之后,不战而屈我之兵;二者,便是想要暗中派遣精兵,前往偷袭我军后方咽喉要道剑阁,截断我军粮道与归路,使我军陷入进退两难之绝境也!汝二人可各引一万精锐兵马,偃旗息鼓,星夜兼程,火速赶往剑阁各处险要关隘,预先设下埋伏,严密布防。魏军见我军早有准备,必然不敢轻举妄动,知难而退去矣。”姜维、马岱二人领了将令,各自引兵去了。

正在此时,长史杨仪匆匆入帐,向孔明禀报道:“启禀丞相,先前丞相曾下令,教我军各部兵马,以一百日为期限,轮换一次。如今期限已到,从汉中前来替换的后续部队,已然抵达川口。前线负责交接的官吏,文书亦已送到。目前在我军营中,尚有八万将士,其中有四万余人,按照规定,应当与后续部队进行换班,返回汉中休整。”

孔明闻言,点了点头道:“军中既有此令,便当依令而行,不可有误。立刻传令下去,教那些应当换班返回汉中休整的将士,即刻收拾行装,准备启程。”

那些接到换班命令的蜀军将士,听闻可以返回汉中,与家人团聚,无不欢欣鼓舞,兴高采烈,纷纷开始收拾行装,准备启程。

就在此时,忽然有探马飞马来报,神色慌张地禀报道:“启禀丞相!大事不好了!魏将孙礼,已统领雍州、凉州各路援军,约有二十万之众(号称),前来助战!其先头部队,已绕过我军主力,正向剑阁方向急扑而去,意图偷袭我军后路!而魏军大都督司马懿,亦已亲率其主力大军,正向我卤城方向,发动猛烈进攻了!”

蜀军众将士听闻此讯,无不惊骇失色,军心浮动。

长史杨仪急忙再次入帐,向孔明禀告道:“丞相!如今魏军援兵大举来犯,攻势甚是凶猛!为今之计,还请丞相暂且将那些准备换班返回汉中的将士留下,先合力击退来犯之强敌,待到新来的后续部队抵达之后,再行换班之事,亦未为晚也!”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孔明闻言,却是断然拒绝道:“不可!吾用兵遣将,向来以‘信义’二字为根本!既然先前早已颁下军令,规定了换班期限,又岂能因眼前些许危局,便轻易失信于三军将士?况且,那些应当返回汉中休整的蜀中将士,皆已打点好行装,做好了归家准备,其远在故乡的父母妻儿,亦必是日夜倚门而望,盼其早归。吾诸葛孔明纵然今日要在此处身陷绝境,亦决不能失信于民,强留他们在此与我一同送死!”当即再次传下将令,教那些应当换班的将士,依照原定计划,于当日便即刻启程,返回汉中,不得有误!

那些准备换班的蜀军将士,听闻丞相在如此危急关头,依旧信守承诺,不肯强留他们,皆是感激涕零,无不为丞相的仁德与信义而深深感动。他们纷纷自发地聚集在帅帐之前,齐声大呼道:“丞相如此厚施恩德于我等,我等深受感动,皆愿暂且不返回家乡,情愿留在此处,各舍一条性命,与那魏军决一死战,以报答丞相知遇之恩!”

孔明走出帅帐,见众将士皆是群情激奋,战意高昂,心中亦是十分感动。他朗声道:“诸位将士忠勇可嘉,吾甚感欣慰!然则,军令如山,尔等既已到了换班期限,理应返回家乡,与亲人团聚,岂可因我一人之故,而再复留于此险境之中?”

众将士却皆是异口同声,坚决表示要与丞相一同出战,不愿返回家乡。

孔明见众心难违,沉吟片刻道:“也罢!既然汝等皆有此报国杀敌之决心,吾也不好再强行阻拦。汝等可立刻尽数出城,于城外列开阵势,安营扎寨。待那魏军远道而来,立足未稳,气息未定之际,便不必等他喘息歇脚,立刻发动迅猛攻击,以逸待劳,挫其锐气,此正乃兵法所谓‘以逸待劳’之妙用也!”

那些蜀军将士听了孔明之言,更是欢声雷动,士气高昂,纷纷手持兵器,欢天喜地地奔出卤城,于城外列开阵势,严阵以待,只等魏军前来送死。

却说那魏将孙礼所统领的雍州、凉州援军,皆是长途跋涉,倍道而来,早已是走得人困马乏,疲惫不堪。他们刚刚抵达卤城附近,正准备下寨歇息,喘一口气,不想,早已在城外严阵以待的蜀军将士,却已如猛虎下山一般,呐喊着从四面八方一拥而上!人人奋勇争先,个个舍生忘死,正是兵精将锐,士气如虹!而那些远道而来的雍凉魏军,哪里抵挡得住蜀军这般迅猛的攻势,几乎是一触即溃,纷纷掉头便逃,望风而走。蜀军将士更是奋勇当先,在后紧追不舍,一路掩杀过去,直杀得那些雍凉魏军尸横遍野,血流成渠,鬼哭狼嚎,惨不忍睹。

孔明在城楼之上,亲自擂鼓助威,指挥蜀军作战。见魏军大败,他立刻下令收兵,将得胜之师,重新召回城中,大加犒赏。

正在此时,忽然有探马从永安方向,星夜飞奔来报,言说永安守将李严,有紧急书信禀报。孔明闻言,心中一惊,急忙拆开信封观看。只见那书信之上写道:

“近闻东吴方面,暗中派遣使者,潜入洛阳,与魏国私下勾结,意图连和;魏国亦已答允,并许诺事成之后,将荆州割让与东吴,作为报答。作为交换条件,魏国要求东吴立刻兴兵,攻打我西川腹地,以牵制我军北伐。幸亏东吴方面,目前尚在犹豫观望,未曾立刻起兵。然则,此事关系重大,一旦东吴当真背盟,则我西川危矣!末将已探知此确切消息,伏望丞相早作良图,以防不测!”

孔明览毕书信,更是惊疑不定,心乱如麻。他急忙召集帐下诸将,将李严的书信内容,告知众人,然后忧心忡忡地说道:“倘若东吴孙权当真背信弃义,与曹魏勾结,兴兵侵犯我西川腹地,则我军腹背受敌,形势万分危急!为今之计,我等必须立刻班师回朝,全力防备东吴,方为上策!”

随即,孔明立刻传下将令,教驻守祁山大寨的各路兵马,即刻拔寨起程,火速退回西川境内。“那司马懿老贼,见我大军尽数屯于此卤城之内,必然不敢轻易分兵前来追赶祁山方向的撤退部队。”于是,驻守祁山大营的王平、张嶷、吴班、吴懿等将领,皆奉孔明将令,将大军分为两路,偃旗息鼓,星夜兼程,悄无声息地徐徐退入西川境内去了。

魏将张合见祁山蜀军大营突然人去楼空,唯恐其中有诈,不敢轻易派兵追赶,急忙将此消息,报知大都督司马懿,道:“都督,如今祁山蜀军已尽数退去,不知其究竟是何用意?我军是否应当立刻挥师追击?”

司马懿沉吟片刻,缓缓道:“诸葛孔明用兵,诡计多端,虚虚实实,难以揣测。为今之计,我军不宜轻举妄动。不如依旧坚守营寨,静观其变。待他粮草耗尽,军心动摇,自然会不战而退。届时再行追击,亦未为晚也。”

正在此时,帐下忽然有一员名为魏平的裨将,按捺不住,出班进言道:“都督!如今蜀军主力已然从祁山大营撤退,其势必衰,正是我军乘胜追击,一举将其歼灭的天赐良机!都督为何却反而下令按兵不动,龟缩于此?如此畏蜀如虎,岂不怕被天下英雄耻笑我大魏无人耶?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司马懿听了魏平这番话,心中虽然有些不悦,但表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,只是淡淡地说道:“将在外,当以稳妥为上。孔明之智,不可不防。”依旧坚决不肯下令追击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