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标反应并不激烈。
这让6垚觉得,太子殿下可能早就猜到了李佑的下场。
“死了,撞破了脑袋,留下碗大的疤,牢头去看的时候还有气,但等不到狱医赶来就断气了。”
6垚生怕牢头担责,又把是左右四人一个劲的让李佑给李善长送口信的事说了。
“殿下,这件事可不怪手底下的兄弟看管不严,李佑的牢房里干净得只剩下一面墙了,他是抱了必死的决心,谁也拦不住。”
“孤知道,只是这件事牢头确实有过错,把他调出诏狱,你亲自带着他学学查案。”
“是……啊?”
6垚懵了。
牢头这职位,怎么不降反升了呢?
朱标为免节外生枝,也没告诉6垚,自己已经和牢头说过了,近日不要去管丁斌与李德三人,与李佑私下聊天的事。
能当上锦衣卫的,哪怕是个看牢门的,都不是无脑之辈,牢头一见刚给犯人换了牢房,李佑就死了,自然也能猜到一些内情。
锦衣卫是朱标选兵点将,属于自己人,用不着封口,那么必然就要提拔一下聪明人。
“还有事吗?”
“殿下,李佑涉及的案子还往下查吗?”
“不查了,就以他为主谋结案,把尸体送到韩国公那里去。”
被道衍法师说中了。
李佑的真实目的,不是要扶持李府,重现当年的荣光。
而是想要利用李善长报父仇。
以前朱标觉得李存义死得有些惨,现在他觉得这父子俩死得还不够惨。
要说李存义杀良冒功还有通倭之嫌,那是为了升官财,那么李佑就是脑袋后面长反骨。
“不愧是李善长器重的亲侄儿,想必李善长看到李佑的尸体时,会如李佑所想的那样,深受刺激。”
只是,光凭这点儿刺激,就能让李善长不顾一切,像李佑一样为了祸乱大明,而不惜身死吗?
朱标总觉得,李佑应该还留有后手。
但这事先是李家倒霉,他也懒得去理会,作壁上观,静待李善长疯就行了。
……
李府。
在早朝散会,李德三人以及家眷被带走后。
李家所有人都去诏狱走了一遭,该留的留下了,该回的回来了,因此锦衣卫便撤了防守。
原本一到夜晚就漆黑的各个院落,今晚又重新点起了灯。
还有不少劫后余生的人,开始弹琴喝酒,对月吟诗。
主院里,李善长听着看似恢复了往昔生活的动静,脸上不带一丝笑容,反而露出了一丝愁容。
“真是多事之秋多烦忧啊。”
陈东又来信了。
让他赶紧打探清楚,海防各路段的排兵布阵情况。
免得再像上次登6温州时,遇到奇兵突击,损失惨重。
信里还专门提出了,让他去把温州的情形打探清楚,尤其是之前坏了陈东好事的刘璟,如今是谁的手下,在哪块海域当差,如实相告。
否则,就把他韩国公通倭,曾试图联手胡惟庸谋逆的罪证,全部打包送给朱元璋。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