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凝魂道 > 第304章 弥陀讲道(第1页)

第304章 弥陀讲道(第1页)

古长青坚信通天圣人出手是一片好意,尽管他也说不清,为何这位截教圣人会如此看重自己。

既定的计划因通天圣人的出手而被打乱,古长青虽说有些失望,却没有丝毫埋怨圣人的意思。毕竟,在切身体会过圣人那无上的威严、气势与力量后,他也为自己原先的决定捏了一把冷汗。

若是他的计划真的付诸实施,不只梅山七怪的肉身会被尽数剥夺,连杨戬的肉身也被夺取的话,只怕不只是昊天玄穹高上帝会出手,阐教也必然会有所行动。若是仅仅是昊天玉帝和阐教的高手,古长青倒也不太害怕,可要是阐教圣人元始天尊出手呢?他恐怕会像一只蝼蚁一样,被圣人一指揉死吧?

在不了解圣人之威时,古长青对圣人还没那么敬畏,可如今,从通天圣人身上切身体会到圣人的威严后,他不能不忌惮圣人出手的可能性。毕竟,通天圣人都会动怒,亲自出手将杨戬一干人等丢出北郁单越,谁又能保证,要是真夺了杨戬的肉身,元始天尊不会怒、不会出手呢?

古长青静静地盘坐在洞府之中,思绪纷乱,想了很多很多。

雷帝和宝光上人正静静地盘坐在另外两间石室里,修炼恢复法力。此次,雷帝和宝光上人的法力都损耗巨大,尤其是宝光上人,识海空间积存的法力几乎消耗一空,只剩下可怜的三个法身像了。

三个法身像,最多也就够宝光上人施放三个强大的法术,若是与人斗法,宝光上人恐怕只能任人宰割,就算想逃,仅有的三个法身像的法力,也支撑不了他逃出多远。就算是破开虚空,引出星空漩涡,遁入别的界面,也需要五个大罗金仙法身像的法力。可以说,在仙界,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法力,没有法力,简直寸步难行。所以,仙人的识海空间若是没有积存一定数量的法力,最好不要出门,这早已是常识。

古长青被仁佑真君、青阳子、梅山七怪等人算计,被迫出关后,本打算和杨家大战一场,了结因果后,顺便到九虚之界和九天十地仙界游历一番,现在,这个打算自然要暂时搁置了。

因为不但雷帝和宝光上人需要重新修炼恢复法力,古长青也决定将剩余的地魂道玄、力魄大力天尊、精魄惊神、英魄行云散人化形出来。这是他仔细考虑再三后做出的决定。

毕竟在切身体会到圣人之威后,古长青深深意识到,要想在圣人面前不像蝼蚁般只能束手待毙,就需要三魂七魄都独立化形,也唯有三魂七魄都至少寄托灵宝、独立化形,并且至少达到大罗金仙的级别,他合三魂七魄之力,才有在圣人手下保命的力量。

因此,考虑再三之后,古长青决定再次闭关,而且是闭死关。毕竟有了截教圣人通天教主的旨意,他完全可以安心地在北郁单越闭关潜修,不用担心受到骚扰。

不说古长青在狐仙洞中闭关潜修,却说天魂释菩提和灵慧菩萨、元屠明王三人降临九天之地仙界中的极喜地界面,知道古长青本尊的意图后,释菩提三人并没有赶回北郁单越,而是停在了仙界十地界面中最初级的界面极喜地,又名欢喜地的仙界。

一袭月白僧袍,洁净出尘的释菩提,宝相庄严,佛光盈溢,双目闪动着慈悲之色,身边的灵慧菩萨和元屠明王,都神情肃穆,双手合十,肃立左右。

释菩提一指点向虚空,只见他头顶,一亩大小的庆云显现,一座奇伟的山峰从头顶飞了出来,落在手指之处的虚空,瞬间,这座山峰便不断扩展壮大,转眼之间,就化成一座浩大无比的弥陀山。

这座弥陀山,便是古长青识海世界轻灵之气上,天魂所在的弥陀山,结合了丹碧山后,释菩提本想命名为须弥灵山,但想了想,还是只叫弥陀山。

要知道,须弥山乃是佛门亿万佛子,乃至是阿弥陀佛和本师如来释迦摩尼佛都要礼敬的精神圣地,是整个宇宙的中心,三千大千世界之所在,是一切的源地。若是释菩提将这座还只是神形,而非实体的弥陀山,命名为须弥灵山,只怕会引起佛门亿万佛子的反感,仙界各方众仙,也只怕要耻笑他释菩提自大和不自量力。

浩大的弥陀山显化在极喜地的浩瀚虚空中,其高有四万两千由旬,竟是只比传说中的须弥山八万四千由旬整整矮了一半,就算当不得须弥灵山,却也足以为小须弥山了。好在,这高四万两千由旬的弥陀山,并非真的是座实体灵山,而是只具神形之山而已。

但就算如此,弥陀山一显化在极喜地的浩瀚虚空,也立刻吸引了极喜地仙界中无数生灵的目光。

十地仙界,乃是仙凡共居的界面,除了仙人外,更多的是在仙界中诞生的凡人。当亿万众生、百万仙人看到虚空中显化的那座浩大的弥陀山时,心灵都被深深震撼,凡人们早已跪地膜拜,而仙人们在心灵震撼中,接着看到弥陀山中显化出三尊十万丈的佛陀、菩萨、明王时,也纷纷跪地膜拜,以示对佛门大佛的敬畏!

一个让人听了顿觉慈悲祥和的声音瞬间在整个极喜地仙界回荡

“我乃释菩提,升天弥陀佛,今在弥陀山宣讲众生大道,为期百年,有意者,皆可前来听讲!”

“众生攘攘,唯心向上,证我菩提,见佛在心。十方众生,闻我名号,菩提心,晨昏定省,日夜祷告,修诸功德,奉行六波罗密,坚固不退,复以善根回向,必入我国,必得我法,必得菩提!”

此话一出,极喜地亿万众生齐皆震动。

仙人们是半信半疑,凡人众生却是欣喜若狂,虽说他们一时之间还不是太明白释菩提话中的禅机,却是从心底里,都有一种明悟,那就是拜释菩提,必能得到佛的护持!

要知道,仙界的凡人,礼拜诸天神佛,上至仙庭玉帝、佛门诸佛,下至土地山神、各方神仙,但不管这些凡人如何诚心地祷告膜拜、烧香许愿,都难以如愿,他们的诚心,往往换来的是一场空。哪怕神佛从他们头上飞过,他们磕头膜拜、虔诚祈祷,神佛也不会理睬他们。

凡人众生心里一次次地失望,却又不敢对他们膜拜的那些神佛心生怨言,不敢有丝毫不敬,依然要时时保持一颗敬畏和膜拜之心。毕竟,不能求得福,也不能求来祸,不是吗?

对于那些云里来雾里去、神通广大的诸佛和神仙,凡人众生如同蝼蚁,你敬诸佛神仙是应当的,但若你敢不敬,那就有罪,有罪就要降祸。你心里对诸佛和神仙有多么的礼敬膜拜,诸佛和神仙或许不会知道,但若你对诸佛和神仙有大不敬之心,诸佛和神仙们,往往能够心生感应。

这,就是凡人众生在仙界处于最低层次的地位。他们没有要求的权利,只有祈求。

现在,一尊对十地仙界的仙人们,乃至是九天仙界的仙人们来说,都要高山仰止的大佛,却对这些凡人众生们许下了愿,只要众生信他、拜他,就能得到佛的护持,得到他传的法。

也就是说,凡人众生们若是虔诚信奉释菩提,拜释菩提,呼唤释菩提的名号,那么,他们的虔诚之心,必然会得到果报、佛的护持和法的恩赐。只要凡人众生付出了,这次就必定会得到佛的回报,而非像以前一样,哪怕他们在佛前磕头膜拜、虔诚祷告了几千次、几万次,几年、几十年,哪怕一辈子,也无法得到诸佛和神仙任何的赐福。

所以,极喜地的凡人众生们,一颗心都沸腾了。释菩提的名,瞬间就烙印在这些凡人众生的心中,在灵魂中生根芽!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