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于西部的半导体厂,就以西安为核心,当做产业补充。
在这方面杨山就有意见了,他写了份意见书,大概意思是消费类电子产品不可以一家独大,要有竞争者参与,只有竞争才能提高,才有展的动力。
他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,以主要工厂为核心,联合周边生产能力弱的企业,形成区域内全产业链规模优势,然后各个集团在国家层级的消费领域竞争。
杨山说的容易,政府真要按他的意见办,难度非常大。因为现在国内还不是个全流通市场,各家工厂的产品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,即使在生产层面上多家工厂依靠计划经济的配给制实现协调一致,在消费市场上也很难做到全国一盘棋。不光各地都有地方保护,仅仅在物流方面就是个大难题。
不过他是嘴炮党,干的就是提建议的事情,至于上边的领导听不听,他管不着。
当然,在杨山参加的诸多会议中,也有的言涉及到他。
一位沪城轻工局的领导在会上言,请求国家严控走私,尤其是电子产品的走私行为baba一大堆。
他的大概意思就是现在国内廉价的走私电子产品有泛滥的趋势,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各地企业的正常经营。
他话里话外指出的重灾区就是:电子表。
听到他的这番言,参会的很多人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转到了杨山身上。
没错,这件事与他有很大关联。
自从几年前与弯弯那边打了一架后,电子表用芯片迅廉价化,尤其是这几年工艺制程的提高和生产技术成熟后,再加上4英寸晶圆上线,使得最低端的电子表芯片的生产成本降到了3港币以下。
因为利润实在太单薄,所以越同半导体厂就把生产低端电子表芯片的车间外包了出去,每年只收少量的授权费和租金。
对越同半导体来说是微利,可在其他人眼里就不一样了。
那帮承包商为了提高利润,简直都不要脸了,他们取消了所有的质检流程,使用半自动化设备把最低档的芯片、液晶面板、晶体振荡器等配件组装到一起配上廉价的塑料外壳直接大批量卖,出货价达到了丧心病狂的16港币。以市场汇率换算下来,也就6块人民币。
因为制作工艺成熟,即便没有质检,成本合格率也能接近九成。所以购买者也不太在意单一手表是不是好用,碰到了就自认倒霉。
这些没有品牌的山寨电子表在各个展中国家都取得了很好的销量。
恩,尤其是内地。
随着国门的开放,往来人员的增多,体积微小的电子表已经成为选携带物品。已经有人一麻袋一麻袋的往这边扛电子表。
别看这些劣质电子表在正规市场上不受待见,但在国内绝对属于是精工细作。打得各地的刚刚投产的电子表工厂没有任何的生存空间。
尤其是沪城的老牌手表厂,刚刚生产出一批自认为不错的产品,准备卖100多人民币。
可出门一看,厂门口的地摊上就有质量更好的20来块钱的走私电子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