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到南岸时,突然传来一阵狗吠。魏军的巡逻队发现了他们,大喊着放箭。姜维拔出佩剑,大喊道:“冲上去!”
士兵们加快速度,登上南岸,与巡逻队厮杀起来。李狗剩抡起环首刀,一刀将巡逻队的队长劈成两半,撕开了一道口子。姜维率军趁势冲进魏军的后方营寨,放火砍杀,混乱很快蔓延到整个南岸。
王基在前线听闻后方遇袭,大惊失色,连忙调兵回援。张翼见状,下令主力迅速架设浮桥,强渡洛水。魏军腹背受敌,防线崩溃,王基带着残兵逃往偃师。
洛水之战大胜,蜀军士气大振。但姜维却没有丝毫懈怠,他知道钟会的虎豹骑就在附近,随时可能来袭。当晚,他下令士兵加固营寨,在四周埋下绊马索和铁蒺藜,又派李狗剩带着斥候营,彻夜巡逻。
果然,三更时分,钟会的虎豹骑如疾风般袭来。但蜀军早有准备,马蹄踏入绊马索,纷纷摔倒,铁蒺藜刺穿了马掌,骑兵们惨叫连连。埋伏在营寨两侧的连弩营趁机发射,箭雨如蝗,虎豹骑损失惨重。
钟会见偷袭不成,下令撤退。李狗剩带着骑兵营追击,斩杀了数百名魏军,缴获了不少战马。回营时,他的马背上捆着三具魏军尸体,脸上满是自豪。
“将军,末将缴获了钟会的帅旗!”
姜维看着那面染血的“钟”字旗,眉头却未舒展:“钟会此人骄傲自大,今日吃了亏,定会报复。传令下去,明日一早,全军向偃师进发,我们主动出击!”
次日,蜀军包围偃师。钟会闭门不出,凭借城高墙厚死守。蜀军连续攻打三日,都未能破城。粮草消耗日益增加,士兵们开始出现疲惫之色。
张翼忧心忡忡地对姜维道:“将军,再这样耗下去,恐怕……”
姜维登上攻城塔,望着城内的魏军动向,突然笑道:“钟会想让我们攻城耗粮,我们偏不。传我令,撤围!”
“撤围?”张翼不解,“那偃师……”
“留一座空城给钟会。”姜维指着城东的粮仓,“我们去烧了他的粮草,看他还能守多久。”
蜀军突然撤围,钟会果然中计,以为蜀军粮尽退兵,放松了警惕。当晚,姜维派李狗剩带着五百敢死队,趁着夜色潜入城东粮仓,放了一把大火。火光冲天,偃师城内大乱。
钟会这才知道上当,率军出城追击,却被埋伏在城外的蜀军主力伏击。虎豹骑在巷战中发挥不出优势,被蜀军分割包围,死伤过半。钟会在亲兵的掩护下,仅带数十人逃走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偃师被攻克,洛阳外围的屏障尽失。站在偃师城头,姜维望着东南方向的许昌,那里是曹魏的屯粮重地。他知道,下一步,该轮到许昌了。
第三折奇袭许昌断粮道
许昌的粮仓建在颍水北岸,绵延十余里,粮仓的墙壁用糯米汁混合沙土筑成,坚硬如铁,号称“固若金汤”。守将是曹魏宗室曹爽的部将夏侯玄,此人虽出身将门,却不善用兵,每日只知饮酒作乐,对蜀军的动向毫无察觉。
姜维的东路军抵达许昌外围时,正值麦收时节。颍水两岸的麦田金黄一片,农夫们正在收割,看到蜀军的旗帜,纷纷吓得四散奔逃。
“将军,许昌城高粮足,硬攻怕是不易。”张翼看着远处的粮仓,眉头紧锁,“夏侯玄虽然无能,但粮仓的守卫却有三万,都是许昌本地的精兵。”
姜维指着麦田里的农夫,笑道:“我们有现成的‘兵’可用。”他对身边的亲兵道,“去告诉那些农夫,只要帮我们拿下粮仓,今年的赋税全免,还分他们粮食。”
亲兵领命而去,很快,那些逃走的农夫又回来了。他们大多受够了曹魏的苛捐杂税,听说蜀军免赋税分粮食,纷纷响应。一个年长的农夫对姜维道:“将军,粮仓的西门守卫最松,那里有个排水暗道,直通仓内。”
姜维大喜,当即决定当晚奇袭。他让农夫们带路,亲率五千精兵,趁着夜色从排水暗道潜入粮仓。李狗剩身材粗壮,在狭窄的暗道里几乎无法转身,只能匍匐前进,却依旧咬牙坚持,第一个爬出暗道,解决了仓内的巡逻兵。
蜀军潜入粮仓后,迅速控制了各个粮囤。夏侯玄正在仓内的官署饮酒,听到动静,醉醺醺地出来查看,被李狗剩一把揪住,按在地上。
“你……你们是谁?”夏侯玄吓得酒意全无。
“蜀军姜维在此!”姜维的声音冰冷,“许昌粮仓,已被我军占领!”
夏侯玄的部将听闻主将被擒,纷纷投降。蜀军缴获了许昌的粮草百万石,足够全军食用一年。消息传到洛阳,司马懿气得吐血,再也坐不住了,亲自率领十万大军,前来夺回许昌。
姜维知道司马懿势大,不宜硬拼,下令焚烧剩余的粮草,带着缴获的粮食和降兵,撤回偃师。司马懿赶到许昌时,只看到一片焦黑的粮仓,气得大骂:“姜维小儿,我必诛你!”
回到偃师,蜀军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。席间,李狗剩被姜维亲自斟酒,封为“破仓校尉”。他激动得满脸通红,端着酒碗道:“将军,末将愿随您杀回洛阳,活捉司马懿!”
姜维笑着摇头:“司马懿老奸巨猾,洛阳城防坚固,我们还需等待时机。”他看向西方,“等西路和南路军赶来会合,我们再兵临洛阳城下。”
几日后,廖化的西路军和夏侯霸、阿莱娜的南路军陆续抵达偃师。三路大军会合,总兵力达八万,士气高昂。姜维在中军大帐召开军事会议,商议攻打洛阳的计策。
“洛阳城高池深,守军有十五万,硬攻损失太大。”廖化忧心忡忡地说。
阿莱娜提出建议:“我们羌人有办法,可以挖地道通入城内。”
姜维点头:“好!就用挖地道的办法。阿莱娜,你率羌人负责挖掘,务必在三日内挖到洛阳城下。”
羌人擅长挖掘,很快就在洛阳城西的一处空地开始动工。他们白天休息,夜晚挖掘,进度飞快。李狗剩也加入了挖掘队伍,他力气大,挥舞铁锹的速度比谁都快,很快就成了队伍里的主力。
三日后,地道挖到了洛阳城墙下。姜维亲自查看,发现地道的尽头距离城墙只有数丈,再往前就是坚硬的地基,无法继续挖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