恰在此时,门外骤然响起敲门声。
**打开门,见是张阿姨站在门口。
“张阿姨,这么晚了,您找我有什么事吗?”
张阿姨面露尴尬,但还是开了口:“强子,真不好意思,你刚到家,我就来给你添乱了。”
“张阿姨,有事您直说,能帮上忙的我一定尽力。”
“其实也不是啥大事,你也知道,半年前我孙子小杰随他爸工作调动,转学到光明小学了。”
“对,小杰在学校遇到难题了?”
**心中已有预感,此事多半与小杰有关。
张阿姨点头:“正是呢,小杰刚到光明小学那阵子,慢慢适应了新环境,可前几天突然被一个新来的同学给打了,头上肿了个大包。我就想啊,都是孩子,何必动手呢。”
“和学校老师反映过了吗?”
“反映了,老师说会多留意两个孩子,但昨天小杰又被打了。”
说到这儿,张阿姨心疼孙子,连连叹气。
“张阿姨,看来学校老师也没办法解决这事了。”
**深知,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能起的作用有限。
毕竟老师不可能时刻盯着每个学生。
这事儿,还得从当事人那里入手解决。
“我们也找过对方家长,但那家人简直蛮横无理,还说是小杰先招惹的他们,这怎能说得通呢,要是小杰能欺负别人,也不至于被打这么多次吧。”
“嗯,明显是倒打一耙。”
**已大致明白张阿姨来找他的用意。
“张阿姨,我找学校的校长谈谈,如果可以的话,给小杰换个班级。”
随即他又补充道:“如果需要,下次你们和对方家长交涉时,叫上我一起。”
“明天,我们正好约了他们家长。”
“好,那我明天跟你们一起去。”
送走了张阿姨,**拆开一封林悦寄来的信,仔细阅读。
信中说她在新城市过得挺好,父亲的工作也顺利,她尝试说服父亲回京城,但被拒绝了。她父亲说要服从组织安排,哪天组织让他回京城,他才会回来。
林悦让他别担心,她会继续劝父亲回心转意的。
**读完信,对林父有些忧虑。
再过一年多局势就要动荡了,到时候林父这种固执的书生,很容易吃亏。
林悦恐怕也会受到牵连。
“关键时刻,只能指望红歌的庇佑力量了。”
次日,李婶邀请张伟前往家**进早餐,赵伯趁机又与张伟对弈两局,结果毫无悬念地再次落败。
时至正午,一行人启程前往对方的住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