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臣想让我大燕的茶文化从永修县起步,传至大燕的每一个角落,甚至传向每一个临国。”
蒋康宁毫不心虚地照搬了邵云安的原话。蒋康宁岂能没有野心,但还不是现在。
蒋康宁居然拒绝了,永明帝在惊讶之后看着蒋康宁的眼神充满了赞赏。
他大笑道:“好好好!你有这等抱负朕着实欣慰。
待永修县成了你口中的茶乡你再入主户部,为朕分忧。
只不过单永修县成为茶乡还不够,整个敕南府都要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府!”
蒋康宁:“微臣谨遵圣意!”
杨砚成了户部尚书,永明帝随后提蒋康宁为敕南府知府。
永修县制茶一事乃大事,永修县县令永明帝允许蒋康宁亲自任命。
蒋康宁磕头谢恩后马上提了一人:“皇上,臣确实有一位合适的人选。”
“是谁?”
“此人乃康盛三十二年的秀才,是忠勇侯家的西习,郭子榆。”
蒋康宁这话一出立刻就炸锅了。
马上就有官员斥责:“蒋知府!你推荐一个秀才西习为一县县令,可有把我朝律例放在眼里?”
蒋康宁不卑不亢地说:“郭子榆止步秀才功名,在忠勇侯家中做夫子还要拜在场的一些大人们所赐。”
“蒋知府此话是何意!”
蒋康宁趁此把郭氏兄弟的遭遇说了出来。
郭子牧出事那年,刚满17岁的郭子榆也是刚刚拿到秀才的功名。
他原本畅想着来年乡试,是否能一鼓作气拿到举人的功名,却再也没了机会。
秀才公状告五门,带着弟弟一路颠沛流离来到京城告御状,却被打了板子丢出衙门。
郭子牧甚至险些又一次被人卖掉。
郭子榆有学识,永修县今年的春茶制作他更是全程参与。
他的功名或许不够一县之长,可他对制茶的熟悉和他与忠勇侯府的关系足够担任这个县令。
至此蒋康宁也无需再隐瞒。
如今在京城被众人追捧的新茶和新酒就是出自忠勇侯与“瑞郡郎”之手。
制茶一事事关重大,新上任的县令必须懂得制茶,且能与忠勇侯和瑞郡郎做到互通有无。
这样永修县才能有可能被打造成“茶县”,整个敕南府也才有可能打造成“茶府”。
郭子榆的功名不够,那就走举荐一途。日后他也可以继续去考的嘛。
当然,这话蒋康宁没有说,是否举荐要由别人来说。
结果,蒋康宁等着有人来举荐呢,罗荣王却突然作揖说:“皇上,皇叔有一事恳请皇上您下旨。”
罗荣王把皇叔的身份搬了出来,所有人都看向了他。
邵云安也纳闷儿罗荣王这是有什么委屈了?
哪知罗荣王接下来的话把所有人震了个魂飞魄散,包括邵云安。
事情发展的比坐过山车还刺激,他承受不来!
罗荣王老脸泛红地说:“皇上,蒋知府所说的郭家兄弟一事为真。
皇叔此去秀水村也了解过他二人的遭遇。那郭子榆虽说只是一介秀才,却是满腹学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