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结果,张卫国没有片刻耽搁,第一时间拨通了省农大郑院长的电话。
电话那头,郑院长听完张卫国的计划,爽朗地笑了起来:“卫国啊,你这个年轻人,总能搞出点新名堂来!这是好事,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!”
郑院长当即在电话里拍板:“你放心,我马上从院里给你抽调五个最优秀的学生,组成技术小组!从西瓜品种的选择,到后面如何科学育苗,精准备肥,我让他们给你们做最全面的技术指导!一定要让花溪村的第一批西瓜,一炮打响!”
听到农大要派五个大学生专家过来,大队长激动地握住张卫国的手,黝黑的脸上满是感慨和欣慰。
“卫国啊,你这思想觉悟,真是高!”
他看着远处那些正在田里忙活的村民,声音里带着一丝敬佩:“都说先富带动后富,我以前觉得这就是一句口号。现在看到你,我才明白这句话的分量。”
“你自己发了财,成了大老板,却还时刻惦记着咱们村里这些乡亲,一门心思地带着大家伙共同致富。你,是咱们花溪村的功臣啊!”
大队长的这番话,说得张卫国脸上都有些发烫。
功臣?
他可不敢当。
他看着大队长那张饱经风霜却充满真挚的脸,心里头多少有点儿汗颜。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,这话不假,可他最根本的目的,还是为了薅菜多多系统的羊毛。
这事儿他没法跟任何人说,只能在心里头盘算。
生猪、西瓜……按照后世的收购价,这1490头猪,再加上那五百多亩西瓜,一旦全部供应上去,他个人账户里,至少能多出几百万的巨款。
这才是他拼命折腾的真正动力。
当然,能顺手拉着全村人一起过上好日子,这感觉,确实也不赖。
他挠了挠头,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:“大队长,您可别这么说,我就是出了个主意,真正干活受累的还是大伙儿。这事儿能成,是咱们花溪村所有人齐心协力的结果。”
这番话说得谦虚,却更让大队长和胜利叔高看他一眼。
一个月的时间,在村民们既盼着又有些忐忑的心情中飞速滑过。
花溪村的养猪场,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出栏的日子。
这天一大早,整个养猪场就热闹得跟赶集一样。
猪圈里,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大白猪哼哼唧唧,拱着食槽,那叫一个赛一个的壮实。
这些猪,都是吃着科学配比的饲料,喝着干净的水,在宽敞卫生的猪圈里长大的。
有个别特别能吃的猪王,过磅一称,好家伙,直奔二百六十斤!
就算是小一点的,也稳稳当当地站在二百一十斤往上。
这可把村民们给乐坏了。
“你看那膘,这得能炼出多少油啊!”
“还是技术员有法子,这科学养猪就是不一样!”
张卫国早就叫来了几辆大卡车,停在养猪场的空地上。
他拿着早就拟好的订购协议,找到了大队长和堂叔张胜利,还有几个村民代表。
“大队长,胜利叔,咱们按之前说好的,村里的猪我全收了。咱们当着大伙儿的面,一头一头过磅,记好数,谁也不吃亏。”
整个称重装车的过程,持续了一整天。
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,那一声声猪的嚎叫,在他们听来,简直比过年的鞭炮声还悦耳。
等最后一头猪被赶上卡车,张卫国当场从包里掏出厚厚的三沓大团结,递给了大队长。
“大队长,这是三万块订金,您先收着。剩下的钱,等我把猪全部出手,五天之内,保证一分不少地给村里结清。”
大队长和胜利叔捧着那三沓钱,手都有些哆嗦,除了去银行贷款那次,他们没看到过这么多钱。
周围的村民们更是伸长了脖子,眼睛都看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