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晓凡的手指在键盘上跃动,积木块在她的操控下飞速旋转、移动、下落。
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机制看似简单,但真正的顶尖选手,比拼的不仅仅是手速,而是脑力。
屏幕上方的“Next”栏位,会依次显示接下来即将出现的三块积木。
普通玩家只能见招拆招,但林晓凡不同。
此刻,她的脑海中,早已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立体空间模型。
每一块积木的下落轨迹、旋转角度、堆叠后的空隙……都在她的计算之中。
……
她患有先天性方向障碍,普通人眼中简单的左右方向在她的认知中难以分辨。
小时候,她站在冰场上,连最简单的转体都会晕头转向,被认为不适合这项运动,甚至一度放弃了花滑。
后来,对花滑的热爱令她勇敢面对,通过空间定位训练攻克难关。
冰场之上,由冰场中心作为原点,向四个方向和向上发散出x轴y轴和z轴,构建出精密的空间区域,每一寸冰面都定位着一个精确的坐标点。
她在冰场上的每一步滑行、每一个起跳和落冰、每一个旋转都有着明确的轨迹和坐标,在她的眼中,有着一条轨迹线贯穿着冰场空间,轨迹线上亮着一个一个定位点,那是所有起跳和落冰的定位。
以勾手三周跳为例——–
坐标确认:
起跳点,坐标(115,201,0),
旋转方向,由+x轴向+Y轴方向,沿Z轴逆时针。
执行:
跳跃位移,2。6m。
跳跃高度,Z轴坐标突破55。
精准达到落冰点,坐标(245,426,0)。
……
此刻,她的眼中,游戏界面成为坐标数字世界,掉落的每一块不同形状的积木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坐标,和空间中唯一最优解的定位点相匹配。
她把复杂的动作转换成简单的指令——
在定点上跳跃……把匹配的积木放进定点坐标……
……
俄罗斯方块的消除音效在会场炸响,
双方的操作势均力敌,交替响起音效声像战鼓般急促,逼迫着节奏。观众的呐喊声如潮水般涌入耳膜,必然干扰到选手的心态。
——“在花滑赛场上,观众、评委、灯光、噪音……都是变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