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朕一直心心念念的‘义务教育’,可以再多推行几个省,先行试点了!朕要让我大奉的子民,人人都有书念!”
“还有北疆那些尚未完全归化的蛮子部落,也可以多派些先生,多建些官学,用我大奉文章,去同化他们,让他们知礼仪,慕王化!”
任天鼎越说越是兴奋,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幅盛世画卷,正在自己手中缓缓展开。而这一切,都源于林尘那神乎其技的“赚钱”手段。
就在此时,吕进又小心翼翼地开口了。
“启禀陛下,还有一事。按时节,又快到一年一度的‘春耕礼’了。”
任天鼎闻言,从兴奋中回过神来,顿时来了兴趣。
他坐回龙椅,笑道:“哦?春耕礼?朕记得,天鼎四年的时候,朕曾下过一道旨,将这徒具形式的春耕礼,改成了对天下农耕有功之人的大赏。凡有进献高产农作物、或是发明了实用新农具者,皆可获得朝廷重奖。怎么,今年,司农寺那边,有奏折呈报了吗?”
吕进连忙从袖中取出一本奏折,恭敬地递了上去:“回陛下,正是。司农寺在奏折中请示陛下,言说今年各地省、县官府,呈送上来的优良农作物种子,和各式新奇农具,数量远胜往年,种类繁多。其中不乏一些闻所未闻之物,他们不敢擅专,所以要请陛下您亲自过目,并最终定下这一次春耕大赏的排名次序。”
“哦?竟有此事?”任天鼎接过奏折,随手翻了翻,脸上笑意更浓,“好啊!这才是朕想看到的景象!我大奉,以农为本,农事兴,则国运兴!”
他看着奏折上那些陌生的名字,心中一动,忽然抬起头,对吕进笑道:
“去,传旨,宣威国公林尘,即刻进宫。”
“这种好事,这种能让我大奉万千百姓吃饱饭的大事,怎么能少了他这个总能给朕带来惊喜的福星呢?”
……
御书房内,暖香袅袅。
林尘甫一踏入,便看到天鼎帝与太子任泽鹏正对着一幅大奉疆域图,兴致勃勃地指点着什么。
“臣,林尘,参见陛下,参见太子殿下。”
“爱卿免礼,快快请起!”任天鼎一见到林尘,便龙颜大悦,主动走下御阶,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,笑道:“林尘,你这次,又给朕立下了一桩天大的奇功啊!三百多万两,哈哈,朕从未感觉收税如此简单。”
旁边的太子任泽鹏,也对林尘投以由衷敬佩的目光,拱手笑道:“林师,您这‘状元邸’一出,如今京师的士子,谈论的都不再是诗词歌赋,而是‘首付’与‘按揭’了。您这一手,当真是点石成金,学生佩服之至。”
林尘谦逊道:“皆是仰仗陛下天威,臣不过是拾遗补缺,揣摩了些许人心罢了,不敢居功。”
“诶,你这功劳,谁也抢不走!”任天鼎摆了摆手,随即笑着说明了今日召见的真正原因,“今日召你前来,是为了一桩更有趣,也更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!一年前你提出改革春耕礼,如今,正是检验成果的时候。各地呈送上来的新农具、新粮种,听说颇有些新意,朕想让你陪着,一同去司农寺开开眼界。”
太子附和道:“父皇所言极是。正好林师也在此,此等富国裕民的盛事,正该一同参详。”
“哈哈,说得好!”任天鼎兴致极高,他转身对一旁的吕进下令道,“吕进,你立刻传朕的口谕,让吏部、户部、礼部、工部、刑部、兵部六部尚书,以及六科给事中,所有在京的三品以上大员,全部放下手中的事务,即刻前往司农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