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北魏谋国:这个玄德太强了 > 第377章 高澄的成长(第1页)

第377章 高澄的成长(第1页)

高澄策马疾驰在官道上,马蹄扬起阵阵尘土,惊得路旁柳枝上新发的嫩芽都颤了几颤。

"让开!都让开!"

随行的侍卫高声呵斥着路上的行人。那些挑担的货郎、赶集的农妇纷纷避让到道路两侧,有几个躲闪不及的,甚至被马蹄溅起的泥水弄脏了衣袍。但他没有减速——父亲高欢的紧急召见不容耽搁。

"父亲又想耍什么花样?"高澄紧握缰绳。他想起前些日子被软禁在东柏堂的屈辱,胸口便似压了块大石,连呼吸都变得艰难起来。

那莫须有的罪名,不过是父亲忌惮他日渐显露的才能罢了。十一岁的少年咬了咬下唇,尝到一丝铁锈味才惊觉自己咬破了嘴唇。他强迫自己放松下来,脸上重新挂起那副人畜无害的笑容。

"世子,前面就是丞相府了。"侍卫长段钦策马靠近,低声提醒道。

高澄微微颔首,目光已落在远处那座巍峨的建筑群上。丞相府高大的门楼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如同他父亲那双永远看不透的眼睛。他翻身下马,动作干净利落,丝毫不拖泥带水。正当他整理衣冠准备入府时,一个瘦削的身影从侧门阴影处闪出。

"世子且慢!"

高澄循声望去,只见谋士祖珽正躲在门柱后朝他招手。这位以智谋着称的文士今日穿了件灰扑扑的布袍,与平日里华服加身的模样大相径庭,显然是刻意伪装。

"孝征,你这是唱哪出?"高澄挑眉问道,脚步却已转向祖珽所在的方向。

祖珽四下张望,确认无人注意后,一把拉住高澄的衣袖将他拽到墙角。高澄能感觉到这位谋士的手在微微发抖,掌心一片冰凉。

祖珽见高澄神色阴郁,连忙道:"世子,一会儿无论丞相说什么,切记不可应允。"他顿了顿,加重语气,"尤其是关于朝政之事。"

"这是为何?"高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,但很快又恢复平静。他信任祖珽,这位谋士在征战山东时跟随自己左右,屡次为他出谋划策,又在自己落魄时,不离不弃。

祖珽没有直接回答,只是意味深长地说:"世子只需记住,鲜卑旧族的刀,从来都是先砍向最显眼的人。"

高澄心领神会,轻轻点头:"我明白了。"

踏入丞相府,高澄感到一阵熟悉的压抑感。府中侍卫肃立两侧,目光如炬,却无人敢直视这位年轻的世子。穿过重重院落,他的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。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熟悉,却又陌生得可怕——就像他的父亲,那个在外人眼中威严不可一世的丞相,在他面前却总是戴着不同的面具。

书房门前的老仆恭敬行礼:"世子,丞相已等候多时。"

高澄深吸一口气,推开门扉。檀香的淡雅气息扑面而来,让他有一瞬间的恍惚。高欢正坐在窗边的棋盘前,阳光为他刚毅的面容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。见儿子进来,他立刻露出慈爱的笑容,那笑容如同春日的暖阳,足以融化任何人的心防。

"澄儿来了,快过来陪为父下一局。"高欢招手示意,声音温和得仿佛他们之间从未有过任何嫌隙。

高澄心中冷笑:"好一副父慈子孝的画面。"他记得清清楚楚,就在数月前,正是这位"慈父"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软禁。但高澄脸上不露分毫,反而扬起天真烂漫的笑容,快步走到父亲对面坐下。

"父亲近日可好?儿子在东柏堂读书时,常挂念父亲的身体。"高澄执黑先行,落子清脆。他故意提起被软禁的事,想看看父亲的反应。

高欢的手指在棋盘上顿了顿,随即若无其事地落下一子:"为父身体硬朗着呢。倒是你,在东柏堂可读了什么好书?"

"读了《汉书》,尤其喜欢霍光传。"高澄意有所指地说道,眼睛紧盯着父亲的表情。

高欢眼中闪过一丝锐利,但很快又恢复了慈爱:"霍光啊。。。确实是个能臣。不过。。。"他落下一子,吃掉高澄的三颗黑棋,"权势太盛,终究不是臣子之福。"

高澄看着被提走的棋子,心中暗凛。他佯装天真地笑道:"父亲教训得是。儿子只是觉得,霍光辅佐幼主,鞠躬尽瘁,实在令人敬佩。"

"澄儿棋艺又精进了。"高欢忽然转移话题,目光深沉地看着棋盘,"这一手小飞用得妙,是为父教你的吧?"

高澄微笑:"都是父亲教导有方。"他心中却在想:"老狐狸,且看你今日要演哪出戏。"

棋局进行到中盘,高欢忽然长叹一声:"为父此次恐怕无法南征了。"

高澄执棋的手微微一顿,随即若无其事地问:"父亲何出此言?"

"刚接到孙腾禀报,国库空虚,粮草不足,难以支撑大军远征。"高欢边说边观察儿子的反应,"再加上鲜卑诸将多有怨言,说连年征战,士卒疲惫。。。"

高澄心中冷笑:"果然来了。"他故作天真地低头看棋盘,仿佛对父亲的话充耳不闻。手指间把玩着一枚黑子,那棋子已被他的体温捂热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高欢见儿子不接话茬,只好继续道:"澄儿可愿为为父分忧?"

"来了!"高澄心中一紧,想起祖珽的警告。他面上不显,恭敬问道:"不知父亲需要儿子做什么?"

高欢放下棋子,正色道:"为父想让你出任副丞相,替我整顿吏治,特别是处理鲜卑贵族与汉人之间的矛盾。"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