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来这是一份安民告示,上面写着,从现在开始,由唐州军负责城防,不会干扰百姓的正常生活。官府还会招募书吏和差役,以恢复城中的正常秩序,毕竟之前衙门里的好些人,都跟随蒲仙敖烈撤离到临颍去了。
“老秦,你不是还有个秀才的功名吗,如今可是个好机会,不如去衙门里试试看?”老徐用手捅了一下秦汉良。
之前秦汉良在铺子里做账房,每月也能有一贯钱的收入,如今铺子早就被洗劫一空,暂时肯定很难有差事做。而衙门里的书吏,待遇虽然不算太高,可却是个有油水的活计,肯定比账房强。
“我回去跟婆娘商量一下,就去看看!”秦汉良确实心动了,平日里衙门里的差事,根本轮不到他这种门外汉,如今倒真是个难得的机会。
秦汉良左右看了一下,赶紧挤出人群,先往家中走去。
回到家后,秦汉良把方才在告示上看到的内容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妇人,妇人虽然有些担心,但还是鼓励丈夫去试试,毕竟这是个难得的机会。
“你把这个带着,若是万一遇到什么事,就拿出来换个平安!”妇人快步走到灶台边一阵捣鼓,拿出一枚耳环递到秦汉良手中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这个怎么可以,你就剩这一对耳环了!”秦汉良将耳环捏在手中,心中一阵苦涩。
妻子当初的陪嫁首饰,就只剩这最后一对耳环了,其他的都在之前的洗劫中用来保命了。
“无妨,这不是还剩一只嘛,你可一定要活着回来,命没了,就什么都没了!”妇人把耳环硬塞到秦汉良手中,反复嘱咐他无论如何都要活着回来。
秦汉良用手帕裹了一块饭团塞进怀中,离开家门便大踏步朝着衙门方向走去。
四月的天已经暖和了许多,若是没有战事,此时的城中该是热闹无比,可如今却一派萧条,四处都是残垣断壁,让人看着心里发堵。
但即便如此,也比前些日子好了不少,那时候街面上时不时就有成群结队的乱兵走过,大家都只敢窝在家中躲灾,连窗户都不敢轻易打开。
越是靠近衙门的方向,巡逻的士兵就越密集,但他们都没有任何骚扰百姓的意思,只是专注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。
“来来来,不要挤,有进士功名的,直接进衙门,大人亲自面谈。其他人,应聘书吏的走这边,此番共录取十八人,月俸两贯。应聘差役的走这边,此番共录取三十人,月俸一贯加五百文,都排好队!”只见一位中年男子腰悬长剑,有条不紊地将过来的人分成两队。
此人正是如今的唐州军从事,原先的白莲教安抚使邓宿。
武安君现在觉得,这些白莲教的安抚使还真挺好用,应该是白莲教特意培训过的,个个都很能干。他们不仅学识不错,还通晓各种杂学,处理具体事务时更是手到擒来,让人十分省心。
秦汉良排着队,老老实实进入院中,这里面都是来应聘书吏的,粗略看了一下,大概有五六十人,后面还有人不断进来。
“时间已到,关闭院门,准备考核!”邓宿一挥手,院门便直接关上了,那些还没赶到的人,自然就丧失了此次机会。
秦汉良跪坐在桌前,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,显然接下来要进行考试。
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。。。。。。把这一段完整写下来,并且用白话进行注释。”
……
邓宿从四书五经中各截取了一段,内容并不算高深,毕竟这又不是考科举,只要对四书五经有所涉猎就行。
“一个村子,上田八十亩,税十抽三;中田一百亩,税十抽二;下田六十亩,税十抽一。今年本县上田平均产稻子三石四斗……问,今年这个村子,该上缴多少秋粮?”
邓宿说完看向下面众人,果然有好些人都被这道题难住了。武安君出的这道题确实有些难度,却又是书吏必须掌握的算术知识。
秦汉良却毫不犹豫,奋笔疾书起来。他本就学过算经,又做了多年账房,这种题目正是他的长项。
喜欢大乾杀猪匠请大家收藏:()大乾杀猪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