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桁架吊装!
如何将那些在岸边预制好的、每一节都重达数十万斤的巨大钢铁桁架,精准地、安全地,吊装到那数十丈高的桥墩之上,并将它们,在空中,完美地拼接起来?
这,是摆在张柱子面前的,最后一道,也是最难的一道考题。
为此,他与手下的工程师团队,整整一个月,都把自己关在营帐里,设计出了一套堪称疯狂的、充满了天才想象力的吊装方案。
这一日,天朗气清,风平浪静。
是吊装第一节主桁架的最好时机。
黄河两岸,再次聚集了无数前来观摩的官员和百姓,其中,甚至包括了微服私访的皇帝宁宣宗。
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,等待着那“飞桥天降”的神迹时刻。
只见在黄河的北岸。
一节长达三十丈,高达五丈的巨大钢铁桁架,静静地,躺在一段特制的滑轨之上。
它的下方,是数十艘用铁链连接在一起的、巨大的平底驳船,组成了一个巨大的“水上平台”。
随着张柱子一声令下!
“开闸!放水!”
早已准备就绪的士兵,打开了旁边一条临时挖掘的引水渠的闸门!
汹涌的河水,瞬间涌入驳船下方的水坞之中!
在水的巨大浮力作用下,那数十艘驳船,缓缓地上浮。
竟将那重达数十万斤的巨大钢铁桁架,稳稳地,从地面上,托举了起来!
“我的天……以水之力,托起钢铁!真是神乎其技!”高台之上,有工部官员,出了由衷的赞叹。
但这,仅仅是开始!
“起锚!拉纤!”
随着第二声号令,早已等候在河对岸的数千名纤夫,以及十几台蒸汽驱动的巨型绞盘,同时开始力!
巨大的铁链,被绷得笔直!
那个承载着钢铁桁架的巨大“水上平台”,开始缓缓地,却又无比平稳地,在河面上,向着对岸的第一个桥墩,横渡而去!
整个场面,宏大而又充满了诗意。
仿佛不是凡人在建造桥梁,而是一群远古的巨神,正在用最原始、最磅礴的力量,拖动着一座钢铁的山峦,去填平眼前的天堑!
……
一个时辰后。
钢铁桁架,被成功地,运送到了第一、第二号桥墩之间。
接下来,便是最惊心动魄的——垂直起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