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可能?!一支刚刚还在全冲刺、气势如虹的骑兵,竟然能在如此短的距离内,如此整齐划一地瞬间停下?!
这需要何等恐怖的控马技巧?需要何等严苛到极致的纪律?
需要士兵对主将命令何等无条件的信任和服从?!
这绝不是草原部落或者普通王国军队能做到的!
这…这简直是…传说中的天兵天将才有的令行禁止!
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,伴随着巨大的疑问,瞬间攫住了米尔安沙的心脏。
这支军队…到底是谁的部下?
东方的大明…真的强大到如此地步了吗?他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强烈的动摇。
冠军营阵前,大虎端坐马上,如同山岳般沉稳。他让部队停下,自有其考量。
第一,保存体力,以逸待劳,从万里跋涉到击溃五千拦截部队,再全冲刺至此,纵然冠军营将士和战马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,体力消耗也极为巨大。
面对即将到来的、规模远之前的恶战,必须争取宝贵的喘息时间,让人马恢复部分体力,将状态调整到最佳。
第二,心理施压,碾碎其魂,帖木儿大军数量庞大,仓促迎战,阵型必然混乱,心理上也会因为刚才的溃败和己方诡异的“静止”而充满疑虑和不安。
让他们集结完毕,再以雷霆万钧之势正面冲垮!这比趁乱攻击更能彻底摧毁其战斗意志,碾碎他们作为征服者的骄傲和自尊!
大虎要的不是击退,是彻底的、令其胆寒的毁灭!
时间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缓缓流逝。冠军营千余骑如同黑色的礁石,沉默地矗立在平原上,纹丝不动。
只有战马偶尔刨动蹄子,显示着它们并非死物。
士兵们默默地检查着武器甲胄,调整着呼吸,如同即将出鞘的利刃,积蓄着毁灭性的力量。
而对面的帖木儿大军,则在紧张而高效的调动中,逐渐完成了集结。
最先撤出的攻城部队以及原本的后军预备队,约五万步骑混合大军,已经在萨莱城外的开阔地带组成了一个庞大的、略显拥挤的方阵。
长枪如林,盾牌如墙,骑兵在两翼和后方游弋,弓箭手被部署在阵型中央和后方高坡。
虽然阵型庞大,但经历过攻城苦战又仓促回撤的士兵,脸上难掩疲惫和一丝慌乱,尤其是那些从库尔班·贝格战场逃回的溃兵带来的恐怖描述,如同阴影般笼罩在部分士兵心头。
在更后方,还有约五万大军(包括部分攻城器械部队和辎重护卫)仍在集结待命,如同巨大的阴影,提供着兵力上的绝对底气。
米尔安沙皇子坐镇中军高台,脸色凝重,目光死死锁定着远处那片死寂的黑色。
他试图从对方身上找到一丝破绽,一丝疲惫,但看到的只有冰冷的铁甲和深不可测的沉默。
五万对一千!
兵力对比悬殊到令人窒息。
一方是刚刚经历攻城、疲惫却庞大的战争巨兽,带着被挑衅的愤怒和隐隐的不安。
一方是长途奔袭、连番血战后诡异静止的钢铁洪流,散着冰冷的杀意和无畏的自信。
广袤的平原上,只有风吹过草尖的呜咽声和双方战马偶尔的嘶鸣。
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、硝烟味,以及一种名为“死寂”的、令人心胆俱裂的恐怖张力。
萨莱城燃烧的火焰在远处投下摇曳的光影,将这片即将成为新修罗场的平原,映照得如同地狱的前厅。
两军对峙,大战一触即。无形的压力让天空盘旋的秃鹫都暂时停止了鸣叫。
所有帖木儿士兵的目光,都聚焦在远处那片黑色的礁石上,等待着…等待着那沉默中酝酿的、足以毁灭一切的惊涛骇浪。
米尔安沙的手心,不知不觉已满是冷汗。
虽然己方兵力是对面的几十倍,但他心中还是有些捉摸不定。
他预感到,接下来的碰撞,将决定的不只是萨莱城的归属,甚至可能影响帖木儿帝国未来的命运。
而大虎,在面甲之下,冰冷的眼神扫过前方庞大的敌阵,手中的巨锤,缓缓抬起,指向了帖木儿中军那面最高、最华丽的帅旗!
广袤的平原上,死寂如同凝固的铅块,沉重地压在每一个士兵心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