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湖院的檀木案上,央柒将孔阳书院近年修缮记录细细摊开。
烛火在羊角灯里噼啪作响,映得纸页上的墨痕忽明忽暗——近十年间,书院大大小小修过七回,却独独这藏书阁,竟在三年里翻修了四次。
"寻常藏书阁,不过是放几卷旧书的地方,何至于年年动工?"
央柒的指尖划过"三月重砌山墙五月更换梁柱"的批注,忽的停住,抬眼望向后湖粼粼的水光,"除非。。。。。。"尾音轻得像落在水面的蝶,"除非有人在阁楼里藏了不该见光的物什。"
窗棂外的晚风掀起半幅湘妃竹帘,吹得案头镇纸下的舆图簌簌作响。
央柒的指节在袖中攥紧,密道、暗室——这些词在她脑中盘旋,最后落定在五皇子身上。
那年灵山寺的地下密道,西胡屯兵处的山里暗堡,哪次不是五皇子在暗地里做的手脚?
如今孔阳书院的藏书阁,倒像是照着当年的模子刻出来的。
"阿杜,小青。"她指尖轻叩案几,声音里褪了方才的犹疑。
自从太子殿下秘密返回皇城之后,央柒便将小青从培洱身边撤了回来。
有培林这种经年且资历极深的暗卫在,小青能在自己身边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待阿杜和小青一同进入屋内,央柒将茶盏一一推到他们面前:"阿杜,你明日辰时去一趟孔阳书院。
重点查藏书阁——梁上、柱中、地砖下,但凡有机关痕迹,立刻汇报。"
她顿了顿,"若见着异样之人,不必惊动,记下模样,直接回禀就好。"
"小青,"央柒转向另一个穿月白衫子的丫鬟,"把这封密信交给培林,让培林转交给太子殿下。"她垂眸看了眼信上"孔阳异动,慎查"八个字,定了定神,舒了口气。
太子与孔阳书院素有渊源,这些年春讲秋课从不错过,大哥从前总说"太子在书院里抄经,墨汁能染半池春水"。
可如今书院异动,究竟是太子殿下要查什么,还是五皇子要藏什么?
央柒望着窗外渐起的暮色,忽然想起昨日皇后娘娘说的话:"百花宴要办得风风光光,可有些事,得在花团锦簇底下悄悄办。"
现在看来,情况似乎比想象中更为复杂,竟然有这么多人想要趁着百花宴的机会,暗中搞些小动作。
央柒站在桌前,缓缓展开一幅绘有朱红街巷的皇城舆图,舆图上的线条和图案清晰可见,仿佛将整个皇城都呈现在眼前。
她的指尖轻轻停留在孔阳书院的位置上,那原本应该是一片宁静的书斋,学子们在此潜心研读经典,探讨学问。
然而,如今的孔阳书院却像是被揉皱的纸张一般,隐藏着数不清的褶皱,让人不禁心生疑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