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凌某……去了……”他用微弱的声音说道,然后,身体一软,向前栽倒,气绝身亡。
整个戏园,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。
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,仿佛石化了一般。台上台下,一片死寂,连哭泣声都听不到。只有那惨白的灯光,照着倒在血泊中的“凌云霄”,和他手中那把沾满鲜血的长剑。
“啊——!”不知是谁第一个反应过来,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,随后,尖叫声、哭喊声、桌椅倒地声,乱成了一片。
后台的孙班主更是吓得魂飞魄散,踉跄着冲上前去:“喂!喂!你……你怎么了?”他想去探那人的鼻息,却发现他的身体已经渐渐冰冷。
戏班里的其他人也围了上来,七手八脚地将那人抬下台。鲜血染红了舞台,触目惊心。
“天哪!这……这是真的!”
“他……他真的是将军吗?”
“太可怕了……这戏演得太逼真了!”
“快……快请大夫!”
后台乱作一团。孙班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他看着地上那具渐渐冰冷的尸体,心中充满了震惊、恐惧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困惑。这个人,到底是谁?他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演戏?难道……他演的不仅仅是戏?
混乱之中,有人发现了那人背上那个不起眼的行囊。打开一看,里面除了几件换洗的旧衣服和一些碎银子,还有一个小小的、已经有些磨损的木盒子。打开木盒子,一枚残破不堪的青铜印信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!
那印信大约三寸见方,材质是青铜,但已经布满了铜绿,边角也有多处残破。印纽雕刻着一只怒目圆睁的虎头,威严凶猛。印文是四个篆字,笔画斑驳,但依稀可以辨认出是——“镇北将军”。
“镇北将军?!”
“难道……他是……”
“天哪!难道他竟然是前朝那位忠烈将军的后人?或者是……亲兵?”
一时间,后台炸开了锅。人们看着地上那具冰冷的尸体,再看看那枚残破的将军印信,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。刚才那惊心动魄、震撼人心的表演,此刻再回想起来,竟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诡异和悲壮。
孙班主颤抖着手拿起那枚印信,只觉得它重逾千斤。他知道,这枚小小的印信,不仅解开了死者身份的谜团,更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,一段关于忠诚、牺牲和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。
他猛地想起刚才那人上台前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决绝光芒,想起他那番关于“忠义之气”的话语,想起他那仿佛融入骨髓的表演……一切的一切,似乎都有了答案。
这位风尘仆仆的老者,并非什么戏客,也不是什么深藏不露的行家。他很可能就是当年那位忠烈将军凌云霄身边最忠诚的部下之一。或许是机缘巧合,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,他得知了玉茗堂要重排《忠烈千秋》,想起了将军的往事,或许是想借这方戏台,让将军的事迹重现人间,或许……是想以这种决绝的方式,来祭奠自己心中永不磨灭的忠魂,来告慰将军的在天之灵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他并非在“借戏还魂”,他本身就是那段忠义精神的化身!他用自己的生命,完成了最后一次、也是最震撼人心的一次“演出”——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,演绎了什么叫做“忠烈千秋”!
想到这里,孙班主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老泪纵横,跪倒在地,朝着那具冰冷的尸体,朝着那枚残破的印信,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。
“将军……将军魂兮归来!玉茗堂上下,定不负将军所托,定将将军忠义之事,世代传唱!”他的声音哽咽,充满了敬佩和哀伤。
台下的观众们,在最初的震惊和恐惧之后,也渐渐明白了事情的真相。他们不再喧哗,而是默默地看着这一切,许多人眼中流下了热泪。他们仿佛看到的不是台上的一具尸体,而是一位真正的英雄,在用他最后的力量,向这个世界宣告着什么是忠诚,什么是气节!
雨,不知何时已经停了。一缕惨淡的月光透过云层,洒在戏园里,照亮了那枚在黑暗中闪烁着幽光的将军印信,也照亮了每个人心中那份被深深触动的忠义之情。
后来,玉茗堂并没有因为这场意外而声誉扫地,反而因为这场惊心动魄、真实无比的“表演”,以及背后那段可歌可泣的忠义故事,名声大噪。《忠烈千秋》这出戏,也成了玉茗堂的镇堂之宝,被一代代传唱下去。只是,扮演凌云霄的那一幕,再也没有人敢轻易尝试。
而那位在戏台上以死明志的老者,他的真实姓名,早已无人知晓。人们只记得,曾经有一位“真将军”,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用他的热血和生命,在戏台上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悲歌,让后人永远铭记那段关于忠义的传奇。
那枚残破的将军印信,被孙班主请人精心装裱,供奉在玉茗堂的后台,日夜香火不断,仿佛在守护着那段永不褪色的忠魂。
喜欢人间千盏灯:风月无边的古老回声请大家收藏:()人间千盏灯:风月无边的古老回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