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农门娇女:空间五夫宠不停 > 第478章 战神的不朽传说战斗神话(第2页)

第478章 战神的不朽传说战斗神话(第2页)

五千年前,战神正是靠星砂算出戾兽潮的规律:月圆时戾气最盛,风从黑风渊东南来,此时归墟西侧的战气墙最薄弱;雨前的三个时辰,戾兽会躲进洞穴,是修补防御的最佳时机;而当“共生星”与“战心星”连成直线时,人兽的战力会翻倍——这些规律被谢无咎的星砂盘继承,如今观星台的学徒们,能根据星砂的颜色判断戾气浓度:银砂为安,金砂为警,红砂则预示着戾兽潮将至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有个年轻的观星学徒,总算不准星砂的流动。谢无咎的徒孙让他去玄铁碑旁站三个时辰,说碑上的战气会告诉他答案。学徒照做时,恰逢戾兽潮来袭,他看见楚临风的战气虹光随星砂的流动调整角度,看见苏玉瑾的药圃按星轨的疏密播种,看见萧战的兽群踩着星砂的节奏列阵——突然明白,星砂算的不是死局,是“生机”:哪里能退敌,哪里能藏人,哪里能种药,哪里能让兽群栖息,这些都藏在星轨的褶皱里。

玄铁碑的剑痕里嵌着颗星砂珠,谢无咎的徒孙用战气取出时,珠内竟浮出幅微缩的战局图:战神站在中央,姜暖在他身侧调配药膏,五个模糊的人影分守五个方位,每个人影的脚下都有星砂标出的“生门”。图旁写着行小字:“战有九死一生,唯‘共生’为生机。”如今归墟的“三才阵”便是据此而来:楚临风的战气盾为“天阵”,守谷顶的星砂预警线;萧战的兽群为“地阵”,守谷底的戾气裂缝;苏玉瑾的药阵为“人阵”,居中调和,而谢无咎的星砂,正是连接三阵的“脉络”。

竹简上的战策:从杀伐到共生

文渊阁的《归墟战策》在案上翻动,最古老的那卷竹简是沈墨书亲手抄录的,字迹里混着星砂与战气,开篇写着:“战有三境:下境斩敌,中境守土,上境化戾。”下面的批注墨迹未干,显然是刚添的:“斩敌易,守土难,化戾最难——化戾者,非战气之威,是人心之暖,兽性之善,药草之仁,星砂之智,笔墨之记。”

竹简里夹着张泛黄的羊皮纸,是战神当年的战报,用兽血混着药汁写成:“辛巳年秋,退戾兽千头,护稻三千亩,救兽百二十,伤七人,亡零。战损:盾三,剑五,药草半车。”末尾有姜暖用朱砂画的小记号:稻穗代表补种的良田,兽爪代表痊愈的兽群,桃花代表伤兵的笑脸。沈墨书的徒孙将这战报刻在玄铁碑的侧方,战气卫们每次经过都要读一遍,读着读着就懂了:真正的战功,不在“退戾兽千头”,而在“亡零”与那些代表生机的记号。

戾兽潮退去后,文渊阁的“战勋墙”又添了新内容。这次没写谁斩了多少戾兽,只记着:“丙戌年三月初五,战气卫赵三用盾护住共生园的幼狼窝,盾裂而狼存”“药农李四冒死给围困的熊群送药,归途遇戾兽,被狼族救下”“孩童王五将星砂糖分给受伤的戾兽幼崽,使其不再抖”。沈墨书的徒孙说,这些看似微小的事,才是战神想刻进历史的——因为盾能修补,药能再采,糖能再做,而那份愿意为“异类”付出的心意,才是归墟最牢的防线。

竹简的最后一页,是沈墨书写的诗:“战气如虹护谷生,药香袅袅绕盾行。兽鸣星落皆成阵,最是无声胜有声。”诗旁画着幅小图:玄铁碑前,五夫的虚影围着个举着木盾的孩童,孩童的盾上画着桃花,正挡在只受伤的戾兽幼崽身前——那正是当年追皮球的孩童,如今已是能举盾的小战气卫。

五夫合战的瞬间:战心归一

戾兽潮最汹涌的那天,黑风渊的戾气凝成条巨蟒,张开的嘴能吞下半个归墟。楚临风的战气虹光被撞得凹陷,苏玉瑾的药圃半数被毁,萧战的兽群虽奋勇抵抗却渐显疲态,谢无咎的星砂预警越来越急促,沈墨书的竹简上,“亡”字的笔画已现了半笔。就在此时,玄铁碑突然爆出刺目的光,碑上的刻痕全部亮起,将五夫的战气、药息、兽语、星砂、笔墨全部吸进去,再喷薄而出——

楚临风的战气虹光突然化作实体,盾面映出归墟所有人兽的脸,每个脸旁都飘着朵桃花;苏玉瑾的药箱飞到半空,箱底的药膏化作光雨,落在戾兽身上,凶性褪去的同时,伤口处竟长出嫩绿的草芽;萧战的兽群突然列成上古战阵,白鹿踏星砂引路,黑熊举巨石为盾,灵猴掷出的药草在空中炸开,化作能麻痹戾气的烟雾;谢无咎的星砂盘升至云端,星砂如雨般落下,在地上拼出巨大的“生”字,字的笔画里流动着战气,将戾气巨蟒困在其中;沈墨书的竹简飞出文渊阁,每片竹简都化作利剑,却不伤人兽,只斩断戾气的源头,剑身上还刻着归墟的故事,戾气触到那些字,竟像被烫到般缩回。

玄铁碑的光里,战神与姜暖的虚影并肩而立。战神举盾的姿势,与楚临风重合;姜暖挥药杵的弧度,与苏玉瑾一致。他们身后,五夫的虚影连成环,战气、药香、兽鸣、星砂、笔墨在环中交融,凝成颗金光四射的珠,那是归墟所有人兽的“护心”所化。当金光珠撞上戾气巨蟒,巨蟒竟出哀鸣,戾气层层剥落,露出里面受伤的兽核——那是头被戾气吞噬的上古神兽,此刻在金光中渐渐清醒,对着归墟的方向低鸣,像是在道歉。

那个曾追着皮球的孩童,如今已能举起半人高的木盾。他站在战阵最前方,看着神兽清醒的瞬间,突然想起祖父讲的故事:“战神当年放走了最后一头戾兽,说‘杀戮尽头是空,共生才是路’。”他举起木盾,对着神兽露出笑容,盾上的桃花图案在金光中亮起,神兽竟温顺地低下头,用鼻尖蹭了蹭他的盾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不朽的战魂:活在日常的守护

戾兽潮退去后,玄铁碑恢复了沉静,只是碑上的刻痕里,多了些新的印记:有孩童画的桃花,有兽群踩的爪印,有药农洒的药汁,有战气卫凝的战气,有星砂嵌的光点,还有沈墨书徒孙刻的新字——“续”。

楚临风的徒孙在碑旁埋下块战气凝成的砖,砖上刻着每个战气卫的名字,名字旁都画着小小的盾;苏玉瑾的徒孙种下株柔刚草,草籽里混了戾兽核的粉末,来年长出的草,叶能增战气,根能解戾毒;萧战的徒孙系上条红绳,绳的一端连兽语石,一端缠在碑上,风吹过时,红绳飘动的节奏,正是兽群与战气卫的联络信号;谢无咎的徒孙撒下把星砂,星砂渗入碑缝,夜里会出微光,照亮归墟的路;沈墨书的徒孙则在碑前立了块木牌,上面写着:“所谓战神,不是永不倒下的人,是倒下后,总有人接过他的盾。”

归墟的孩童们开始模仿长辈:用树枝当剑,却在碰到蚂蚁时轻轻绕开;用竹片做盾,却在护着受伤的小鸟时才举起;玩“退戾兽”的游戏,最后总会把“戾兽”拉进队伍,说“我们一起种桃花”。他们不知道战神的名字,却在玄铁碑前学会了最珍贵的战策:真正的强大,是能控制住伤害的念头;真正的胜利,是让对手变成伙伴;真正的不朽,是让“护”字融进柴米油盐,变成每天的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。

多年后,有外乡的旅人来归墟,见战气卫巡逻时会帮药农摘菜,见兽群与孩童在溪边嬉戏,见观星台的学徒给戾兽幼崽喂星砂糖,忍不住问:“你们这里没有战神吗?”沈墨书的徒孙指着玄铁碑笑:“你看这碑上的光,是楚临风的战气;闻这碑上的香,是苏玉瑾的药草;听这碑的震颤,是萧战的兽语;看这碑顶的星,是谢无咎的星砂;读这碑上的字,是沈墨书的记录。而握着这一切的,是姜暖的温柔——他们从未离开,只是变成了归墟的日常。”

当暮色漫过战气墙,玄铁碑在夕阳下泛着暖光。碑上的“战为护,非为伐”六个字,每个笔画里都映着归墟的剪影:楚临风的战气虹光里,苏玉瑾的药圃正在抽芽;萧战的兽群旁,谢无咎的星砂正在闪烁;沈墨书的竹简上,姜暖的稻穗正在灌浆。战神的虚影在光里微笑,他举盾的手放下了,因为他看见,归墟的每个人、每头兽、每株草,都已举起了自己的“盾”——那不是冰冷的玄铁,是温热的心。

这才是战神的不朽传说:不是刀光剑影的传奇,是让“护”字成为血脉里的本能;不是独当一面的英雄,是让千万双手共同举起守护的盾;不是刻在石碑上的名字,是活在炊烟里、笑语里、药香里、兽鸣里的共生。就像玄铁碑最后渗出的战气,在空中拼出的那句低语:

“战的终极,是再也无需战。”

hai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