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很正常。
对吴巨而言,西游与封神都是半虚构作品;
但在佘信看来,封神为半虚构,西游则是完全虚构。
换个说法:
对于吴巨,封神的商周和西游的唐朝皆属真实历史;
而对佘信这样的战国人士来说,商周时代已成过去,而唐朝还未到来。
因此,封神相比西游的优势仅在于:更具代入感。
也正因如此,佘信迅速被《封神演义》内容深深吸引。
室内寂静,只有翻书的沙沙声及吴巨在旁磨墨的轻微声响。
十二回虽不多,换算成纸张也不过薄薄一层,但佘信看得极为专注,时间似指尖流沙般飞逝。
待到看完最后一回,佘信才猛然意识到,怔了一下,瞥了眼桌后的吴巨,随即起身略躬身道:“属下耽误您时间了。”
“不妨事,没多久。”吴巨摆手,搁下笔,揉揉腕子,问:“书如何?”
提及书,佘信顿时兴奋起来,连点两下头:“太精彩了!”
“有无意见或建议?”吴巨问。
佘信一愣。
“如果有想法,就直说无妨,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。”吴巨微笑着说,他主要是希望通过佘信发现《封神演义》中自己可能忽略的问题。
佘信不好意思地挠挠头:“您误会了,我只是没想到。要说评书,我倒是有几分经验,但写书的话,我简直是‘九窍通了八窍——一窍不通’。”
佘信略带奉承地说:“这方面您才是真正的行家。”
听他这么说,吴巨也有些不好意思。《西游记》和《封神演义》都不是出自他手,真正的专家应该是吴承恩和许仲琳。他自己虽然也写过原创小说,但只是网络文学,写了好几年也没火。
吴巨接着问:“那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?比如以前看《西游记》时问我关于佛的事。”
佘信思考片刻:“暂时没有。”
吴巨点头,对此并不意外。他给佘信的只有十二回,信息量有限,连西方教都还没登场。
这件事,还是等以后慢慢解决吧。
吴巨又问:“你觉得把《封神演义》拿到青石苑讲怎么样?”
“非常合适!我可以肯定,《封神演义》肯定会火!”佘信立刻回答。
吴巨点点头,挥手说道:“就选这个了!等《西游记》讲完后,就用《封神演义》接档,作为我们下一阶段的重点项目。”
佘信躬身答道:“明白了!”
“你先拿五**去熟悉,提前准备。不过有一件事要注意,这份书稿可以给谁看,由你决定,但我绝不容许有任何泄密情况发生!清楚了吗?”吴巨严肃地问。
“清楚了!”佘信郑重地点头,将五回书稿带走,其余的留在吴巨桌上。
见他还未离开,吴巨疑惑地问:“还有别的事吗?”
佘信整理了一下思路说:“自从您写了《西游记》后,市面上出现了不少类似的作品,有的是原创,有的是对您的作品进行再创作。我研究过一些,发现有些写得不错。我想知道,我们青石苑是否可以借鉴这些书目,在台上讲述呢?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吴巨大吃一惊!
这么快就有模仿者了?
竟然还出现了西游同人文,要知道《西游记》严格来说还没有完本呢,这些人动作太快了吧!
吴巨略作思考后说道:“你去拿些这类书给我看看。”
佘信回答说:“我带了两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