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大秦:我的技能有点离谱 > 第215章 更快发展(第2页)

第215章 更快发展(第2页)

再说,吴巨作为天下小说界的领军人物,开拓新的题材,为后来者提供借鉴也是很有意义的。

“就这么定了!《封神演义》完成后,下一本书就写《白蛇传》!”吴巨暗下决心,把这件事记下来。

众人看他表情神秘,心里痒痒的,忙问他到底想到了什么。

吴巨微微一笑,封神的消息属于机密,关于《白蛇传》的故事他也绝不会对外公布,毕竟八字都还没一撇呢。他摇了摇头,随即转移话题,提议一起探讨剧情。

入夜,吴巨乘马车离开吴府,在咸阳城绕了一圈后来到了一座府邸前。

府邸门前挂着“茅府”的牌匾,这府邸属于茅焦。

若是在一两个月之前,他根本住不起这么气派的地方,但就在几天前,他升官了!

说起茅焦的仕途经历,那可真是起起伏伏。

他是齐国人,家族在齐国时也算得上是地方上的中小豪族,可惜后来家道中落,所以他只能担任些小吏职务。来秦国后,他的仕途依旧**无奇。

但自从因盗版毛笔事件认识了吴巨之后,他的命运发生了转变。

从那以后,吴巨确实按照承诺帮助茅焦谋求职位,只是他没法像帮李斯那样直接推荐他给子楚。

因为李斯和茅焦的情况完全不同。

李斯出身名门,师承荀子,是真正的高材生,而茅焦却籍籍无名,就像清华北大的博士和普通二本院校学生之间的差距。

而且李斯的能力极为出众,走到哪里都能脱颖而出,但茅焦虽然能力不错,还能被史书记录,却无法与李斯相提并论。

历史上的茅焦因劝谏秦王嬴政,主张将被迁至雍城软禁的赵太后迎回咸阳,避免对母亲不敬,从而保住了秦王的名誉,因此被授予上卿之职。

然而如今,赵姬和嬴政还未回国,更别说叛乱后赵姬已被迁往雍城了,哪有机会劝谏?

所以第一次见面时,吴巨就明确告诉茅焦,想要晋升还得靠自己努力,如果他没有成绩,吴巨甚至不会承认认识他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不过问题依然存在——该如何安排茅焦的工作呢?

至于具体安排是否可行,吴巨根本没去考虑。

尽管吴巨在咸阳的时间不算很长,但他凭借个人优势,已建立起广泛的人脉网络,无论是朝廷、地方还是军队,都不存在他无法涉足之处,更何况他背后还有吕系的支持。

因此,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安排,而非是否有能力安排。

茅焦性格刚直,为人正派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缺乏灵活性。盗笔事件显示了他的机智。

吴巨认为,适合茅焦的部门有三个:言官、御史以及执法部门。

言官是朝廷中重要的一环,他们有权监督和进谏。

御史则专注于监察百官,以御史大夫为首,下属包括御史中丞、侍御史及监御史等。

至于执法部门,包括衙门和廷尉司等机构。

言官里有不少是吕系成员,吴巨若想让茅焦加入并非难事,但这与他的计划不符——他希望茅焦从基层做起,言官对茅焦而言层次略高。

至于御史,其职责划分尚未清晰,在秦统一六国后的官制改革时才会明确。此外,与言官相似,御史的起点较高,且这样一个与监察相关的部门,吴巨刚安排进去一人,对方的家族背景可能很快就会被递送到章台宫,这并不理想。

综合来看,执法部门是个更好的选择。

经过反复权衡,吴巨的目光落在了九卿之一的廷尉司上。

在吴巨到来之前,吕系并未在廷尉司有所布局。直到他到任后,将李斯推荐给子楚,李斯迅速升任左监,成为廷尉司的二号人物。

吴巨作为吕不韦的准女婿,自然被视为吕系一员,而李斯作为吴巨的门客,也被归入吕系。因此,吕系终于在廷尉司占有一席之地。

不过如今的李斯似乎比吴巨更像“吕系”了,近期他频繁与吕系官员往来,发展势头良好。

不过吴巨并不会因此插手此事,毕竟拉帮结派、排斥异己向来是官员应有的“优良传统”。从某种角度看,不这么做的吴巨反而显得异常,而李斯才是正常表现。

不论谁更符合常规,吴巨始终密切关注着李斯的一举一动,唯恐他误入歧途。只要李斯不再做出伪造圣旨、逼死储君或拥立新君之类的荒唐事,吴巨便不会干预他的事务。

言归正传,吴巨最终决定让茅焦进入廷尉司任职。既然身为“左监”的李斯有能力为茅焦谋得理想职位,吴巨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