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大秦:我的技能有点离谱 > 第237章 雪中送炭(第3页)

第237章 雪中送炭(第3页)

早晨七点,各报亭准时开门,摆放好一摞摞报纸。

紧接着,各大店铺也开始销售。

这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。

有人问:“这份报纸多少钱?”

“十钱一份!”报亭老板立刻回答。

“这么便宜?”周围人惊讶地喊出声。

“真的假的?”有人怀疑。

“我们做生意讲究诚信,童叟无欺。”老板说道。

“我要一份!”

“我也要!”

顾客纷纷抢购,没多久货架上的报纸就被一扫而空。老板忙着收钱、补货,手忙脚乱。这一场景在各个报亭、酒楼、茶馆、书房反复上演。

如果是几十贯,他们或许会犹豫;如果是几百钱,也许会稍作思考。

但十钱!

还有什么好想的!

简直像白送一样!

无需吆喝,大家就自己掏钱购买了。

买完后,人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。

报纸首页,“大秦报”三字龙飞凤舞,右下角写着“秦王亲笔”。众人吃了一惊,子楚题字对吴巨来说已习以为常,他的多家产业都曾获此殊荣,但对旁人而言仍是莫大的荣耀。

这也侧面证明,这是一项非同小可的事业。

接着,第二行大标题是“大秦报创刊号发行”。

简短介绍中写道,大秦报旨在传播新闻,让各地消息更快、更高效地传递。

接下来提到,大秦报每周一期,目前定价十钱,如有调整会提前通知。

之后是吴巨作为社长,与温庭云、庄灀两位副社长对读者的寄语,以及子楚的开业贺词。

最后是一排醒目的字:“本报接受新闻投稿,符合各版块内容即可,有意者请将稿件送至大秦报社总部。”

这些内容占去了首页的一半。

毕竟这是首期报纸,没有其他内容能比这些更重要。

随后是政治新闻。

近日,关于秦国近期政策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。例如,为了稳定布匹市场的波动,**出台了扶持商户的新规,助力市场回暖。同时,朝中的重要人事调整也备受瞩目,治粟内史祁农手下新增平准部,由甘罗出任平准丞。

此外,各地新政实施成效显着,某地水利工程快速推进并取得重大成果。子楚亲临某军营慰问将士,展现对军队的关怀。这些信息经过筛选,大多为非敏感内容,稍加努力即可获取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《大秦日报》自推出以来广受好评。拿到报纸的人们很快意识到其内容的价值,“秦国大事尽收眼底,读来十分高效”。有人感叹:“吴巨真是一位奇才。”

社会版则聚焦于各类民生议题。例如,陇西郡某山匪团伙已被剿灭,多起案件告破及逃犯悬赏通告皆在此公布。虽有部分八卦新闻和看似神秘实则无稽之谈的内容,但总体而言,该版块风格轻松活泼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社会版中一篇占据半页的文章尤为引人注目,显然是特意安排让读者注意到。文章作者正是大秦报社副社长庄灀。

庄灀提及在赵国的经历,痛斥曲翼为奸臣祸害,声称其必遗臭万年,言辞激烈,情绪激昂。不久前,吴巨派来的魁首近卫将庄灀一家带回秦国,庄灀因此对吴巨心存感激,同时也敢于公开指责曲翼。报纸上的这篇文章迅速引起关注,许多人立刻意识到,这是报社在为主编发声造势。

曲翼因此名声大噪,但却是恶名远扬。凭借大秦报的广泛发行,这篇文章可能被数十万人阅读,传至数百万人耳中,即便他背后有人撑腰,也难逃责难。

经济版头条聚焦秦国布匹市场的波动,批评八大布商操控市场、抬高物价的行为。文学版则收录了咸阳多位名家的作品,吴巨也贡献了自己的新作《观书有感其二》,其中“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以哲理取胜,广受赞誉。此诗一出,其他作品相形见绌,被认为是上乘之作。

随后的小说版刊登了《封神演义》的前两回。这部作品在青石苑已讲述十余回,手抄本也在民间流传,如今登报同样受到欢迎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,有人喜听书,有人爱读书,而《封神演义》的连载无疑让众多读者为之振奋。

当然,《封神演义》并不会独占小说板块,小说讲究的是多样发展。因此,《铸剑记》等近期热门小说也出现在了版面上,同样受到读者的喜爱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