庞士安带着从容的笑容道:“不过说实话,策论的确让我感到意外,其他科目都顺利解答,唯独策论,一开始也让我毫无头绪。若会试难度真是初试的好几倍,怕是要难倒不少人。”
众人点头,深感策论之难。
“无论如何,继续加油,希望在会试中榜上有名!”
次日,《大秦报》在发布第四期后,紧接着推出第五期,引发众多关注。这份小报仅四页,比平时少四页,显得格外特别。
首页的【大秦报】三个大字下,悬挂着【科举特辑】四个字。下面一行稍小的字写着:【建议考生购买,非考生谨慎购买】。
翻开报纸,前两页的四个版面都被初试试卷的答案占据。初看这份报纸的考生都震惊了,怎么会直接公布答案?但随即意识到,初试已经结束,现在公布答案并不会有什么影响。报纸上清楚说明,考生可以对照答案估算自己的分数。有人觉得这是件好事,如果分数差距太大,就不用浪费时间准备会试了。
报纸上不仅给出了填空题和选择题的答案,还提供了经义题和创作题的基本解析。策论题占据了整整一个版面,四位名家分别进行了详细解析,但由于策论没有固定答案,评分标准也很模糊,因此只能作为参考。
尽管如此,这次策论对考生的打击很大,这个版面吸引了大量关注,不少考生认真研读并记住名家的解析。
随后是一些初试结束后记者的采访内容,其中一部分关于吴巨和其他考生的访谈已在之前的报纸上发表,这部分则是新内容。此外还有对会试的预测以及对此次科举的看法。
报纸末尾更是让考生惊喜了一把,有一篇文章名为《吴巨谈策论》,大家原以为是标题**炒作,没想到真的是吴巨所写。这让刚刚算完分数、感到焦虑的考生重新振作起来,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写作技巧。
但他们的期望落空了,吴巨作为主考官,怎么可能透露策论的秘诀?这篇文章只是介绍了一些作文的基本要点,比如论点、论据、论证和总结等,类似于中学作文教学的内容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对策论虽有其价值,但不应被奉为秘籍。
吴巨亲笔写下祝福语:“祝诸位考生金榜题名。”
本篇【科举特辑】至此完结。
……
报纸甫一发行,考生们的目光便聚焦于算分。
咸阳街头巷尾,常见学子伏案疾书,左手持报,右手执笔,默默演算得分,神情或愁眉苦脸,或喜形于色,甚至有人边算边懊恼地拍打自己。
算毕,见总分,不由哀叹连连。
即便世家大族亦是如此场景。
邓府。
邓家家主凝视着一张张粗略统计的成绩单,怒火中烧,青筋暴起。
“废物!全是废物!”
“族内近半数人未达会试标准,邓家竟无可用之人乎?”
他冷眼扫视座下子弟。
“邓云,308分……”
“邓坤,364分……”
“邓丰年,345分,算学满分150分,你为何仅得3分?”
“等等,3加26怎会成345……”家主冷静分析后愈加震怒,“你竟还多算了10分,难怪算学不及格,愚钝至极!”
邓家子弟瑟瑟发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