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重生二战填线散兵 > 第298章 布拉特诺伊(第1页)

第298章 布拉特诺伊(第1页)

劳作的间隙,他有时会想起吉塔?莫尔曼。他很同情她,却又实在无能为力。这个夜晚对她来说,想必无比煎熬,满是愤怒与羞愧。可明天早上,当她发现威尔斯没去医务室值班,营房里也不见他的身影,她就会明白,威尔斯为什么不去了。

就在这时,他听到了脚步声。山上的防护草层很薄,他清晰地听到了守卫的脚步声。

他下意识地躲进黑暗的地下,大气都不敢出,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前挪,心里提心吊胆,生怕警卫会踩到那层薄薄的草泥保护层。不过这恐惧多少有些多余,因为警卫的巡逻路线紧挨着铁丝网,而通往太平间地下室的逃生口在斜坡下方,位置低得多。

脚步声渐渐消失了。威尔斯又铲了一铲,这次什么阻碍都没有,新鲜空气从小孔中灌了进来。他小心翼翼地一铲一铲扩大洞口。时间差不多了,是时候迈出这一步了。

他又摸了摸口袋,里面装着面包、香烟,还有一些纸、一支铅笔,以及斯科罗登卡医生用来消毒的一小瓶酒精。可惜刀没带上,现在也没机会回去拿了。为了分散哨兵的注意力,他决定往与逃跑方向相反的地方扔一块大石头。他希望这能让俄国人分心几秒钟,好让他在第一声枪响之前,躲进溪流对岸的树林里。

威尔斯深吸一口气,从洞里爬了出来。他爬过第一片草地,朝着溪流的方向奔去。接着,他站起身,扔出石头,顺着斜坡纵身一跃,跑完了剩下的四十米。他听到身后传来一声爆炸,感觉身后莫名出现一团火光,便不顾一切地向前冲,紧接着又听到一声枪响,他纵身跳进了溪流。

黎明缓缓破晓,威尔斯得以缓慢且悄无声息地爬到河对岸。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成了他的首个避难所,他躲在里面观察着四周。此时的他几乎精疲力竭,数小时的挖掘,时刻保持的警惕,以及随时可能被发现的危险,这一切都让他身心俱疲。

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要散架了,甚至一度希望就这么沉睡。但他知道,这想法不仅疯狂,而且根本不可能实现。

他现在根本没办法休息,高度紧张的神经让他始终处于极度的期待与准备状态。刚才那声爆炸是怎么回事?那道短暂而明亮的火光又是从哪来的?突然间,恐惧紧紧攫住了他——他一心忙着制定逃跑计划,竟完全忘了铁丝网前埋着地雷。一想到这,他不禁后怕得冷汗直冒。

这世上真有运气这回事吗?想必是他扔出的石头落地时触发了地雷,那声爆炸不仅惊动了俄国人,很可能还误导了他们,让他们以为逃犯踩到地雷被炸得粉身碎骨。除此之外,他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,能解释为什么没人追过来。难道他们觉得德国战俘逃跑根本没希望,所以连追都不追?战俘越狱就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吗?他不信。

于是,威尔斯在藏身之处蹲了一个多小时。他告诉自己:如果他们在追我,那我待在这儿是最安全的,因为他们肯定不会在营地这么近的地方搜查。

他现在绝不能犯错。他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从那次行军到集中营的路线。他打算避开城外的小村庄,在那种地方,一个陌生的独行客立刻就会引人注意,那里的人彼此都认识,陌生人在那根本藏不住。一旦到了城镇,他就能混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,不那么容易被发现。

在城市里,谁会留意身边路过的人呢?他想去火车站,坐火车向西行进。目前他还没想好具体怎么做,但他对自己的运气充满信心。何必为那些只有出现时才需要考虑的事情绞尽脑汁呢?到时候他自会从各种细节中找到解决办法。不过附近的城镇离这儿还远着呢,最早也要下午或晚上才能赶到。

尤其是他还想避开沿途的人,这样一来,路程就更长了,一天肯定走不完,所以他只能在野外露宿。要是不下雨的话,倒也还好,可森林里到处都湿漉漉的,除非他花时间搭个临时住所,但他觉得这么做没什么意义。

威尔斯觉得浪费时间去搭建临时住所毫无意义,肯定还有其他办法。

此时,他往森林深处退去,但始终留意着那条小溪,它肯定通向下一个村庄。走乡间小路太过危险。

第一栋房子孤零零地远离其他房屋。威尔斯找了个地方设下观察哨,几个小时来,密切注视着那里的一举一动。院子里似乎没有男人,只看到过一次一位年迈得几乎老态龙钟的女人。

除此之外,就只有一位年轻健壮的农妇出现,有时身后还跟着一个小男孩。这就是他的机会!威尔斯不再犹豫,脱下破旧的制服外套,把灰绿色衬衫套在头上,赤裸着上身,大胆无畏地朝房子走去。老妇人先发现了他,立刻大声叫嚷起来。当那位年轻女子冲出来,毫不畏惧地与他对峙,甚至试图抄起一把连枷时,威尔斯只喊出一个词:“布拉特诺伊(btnoy)!!”

瞬间,年轻女子脸色变得惨白,放下连枷,问他想要什么。

威尔斯结结巴巴地说着——他的俄语还不太流利——索要食物,还想要些钱、酒和衣服。他大声简短地说出这些话。农妇根本不知道,这个假扮成布拉特诺伊的德国战俘其实只会几句简单的俄语,而且说话结巴。

他只让农妇听到:他们有十二个人,他们需要食物,每个人都会从不同人家获取所需。他找上了她,她必须帮忙,不然就烧了她的农场。

“来吧!”年轻女子说,“挑些东西。”

"布拉特诺伊"在苏联特指犯罪集团成员。

在二战时期,大部分监狱黑帮分子、黑市经营者或利用战争混乱牟利的非法团伙成员,他们通常拒绝与官方合作,自成一套生存体系。

苏联在二战初期兵源紧张时,曾释放部分劳改营囚犯(含布拉特诺伊群体)补充兵员,但因其纪律松散,常被编入惩戒营承担高风险任务。

在以前德军占领区,布拉特诺伊群体控制地下交易网络,走私粮食、武器,甚至与游击队或德军合作谋利。

部分布拉特诺伊人加入苏联游击队,但其暴力手段和掠夺行为常引发军民冲突,被苏军视为"不可控因素"。

他们,是肆无忌惮的罪犯,是杀人犯和纵火犯,以杀戮和破坏为乐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