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承乾接过奏报,上面画着李世民和一群老农坐在田里,手里都拿着番薯,笑得像个孩子。
“回长安。”
李承乾转过身,
“该让父皇尝尝,咱们种的番薯有多甜。”
长安的太极殿里,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番薯制品。
番薯糕、番薯粥、番薯干。。。。。。
甚至还有墨家弟子做的番薯糖。
李世民坐在上首,看着底下的百姓。
有青州的王老汉,有幽州的王二郎,有岭南的冯智戴,还有那个穿青衫的书生。
“都尝尝。”
李世民拿起块番薯糕,
“这玩意儿,比山珍海味强。”
百姓们起初还拘谨,后来见皇帝吃得香甜,也纷纷拿起食物。
王老汉咬了口番薯干,突然抹起了眼泪:
“俺儿子要是能吃上这个,就不会。。。。。。”
“会的。”
李承乾走过来,拍着他的肩膀,
“明年,咱们在石头祠旁边,也种上番薯。
让石头和周元,也能闻到香味。”
宴席正酣时,魏征突然走进来,手里举着份八百里加急:
“陛下!突厥新可汗派使者来了,说要。。。。。。要向大唐称臣,还求赐番薯种!”
殿内顿时一片欢呼,百姓们举杯相庆,连李世民都笑得合不拢嘴。
李承乾站起身,举起酒杯,对着满殿的百姓,对着长安的方向,对着天下的土地,朗声道:
“今日,朕以番薯为誓。
大唐的百姓,再也不会饿肚子!大唐的土地,再也不会有荒年!”
“万岁!万岁!万万岁!”
欢呼声震得殿梁都在抖,窗外的春雨不知何时停了,阳光透过云层洒进来,照在每个人的脸上,温暖而明亮。
王德悄悄对李世民说道:
“太上皇,您看殿下,多像当年的您啊。”
李世民望着李承乾的背影,突然叹了口气,眼里却闪着泪光:
“不,他比朕强。”
。。。。。。
长安,太极殿。
李承乾捏着那份来自苏州的奏报,脸上的怒气快抑制不住了。
纸上的字迹被雨水泡得发肿,“民变”两个字呈现在他的眼前。
苏州农户为了反抗官府强征番薯种,一把火烧了知府衙门,领头的老农被当场打死,尸体吊在城门上示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