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大唐:八岁逛青楼,父皇你也在啊 > 第377章 两位皇子成了香饽饽(第2页)

第377章 两位皇子成了香饽饽(第2页)

“老臣可以应下,但有三个条件。”

“您说。”

“第一,”

李绩指着柴房,

“每日卯时,两位殿下得来这劈柴,什么时候能像老臣这样,一斧劈开三丈外的木柴,才算入门。”

李福愣了愣,李禄却眼睛发亮:

“没问题!”

“第二,”

李绩转向书房,

“每日午时,得把《孙子兵法》抄一遍,抄错一个字,就罚抄十遍。”

这次换李禄皱眉,李福却躬身应道:

“臣弟遵令。”

“第三,”

李绩的目光变得严肃,

“每月初一,随老臣去趟昭陵,给太宗皇帝磕个头,告诉他,李家的孩子没忘了他的教诲。”

李承乾心里一热,对着李绩深深一拜:

“多谢英国公。”

消息传回朝堂,韦挺等文官虽不情愿,却也知道李绩的分量。

当年他一句话,就能让江南士族乖乖交税,教皇子自然不在话下。

程咬金等武将更是拍着胸脯叫好,李绩的枪法当年连秦琼都赞过,教出来的徒弟绝对差不了。

可平静日子没过几天,新的麻烦就来了。

孔颖达给李福讲《论语》时,总说“民为贵,君为轻”,劝他将来要对士族宽容。

秦怀玉教李禄射箭时,却总念叨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”,让他别信文臣的“招安”那套。

这天,李福在课堂上引用孔颖达的话,说对待突厥应该“以德服人”。

李禄立刻反驳,说要用秦怀玉教的“百步穿杨”射穿可汗的盔缨。

两人吵到李绩面前,李福说孔博士是对的,李禄说秦将军才是对的,谁也不肯服谁。

李绩没说话,只是带着他们去了长安的西市。

市集里,突厥商人正和汉人小贩讨价还价,粟特人的香料铺前挤满了买主,甚至有个高句丽的铁匠,正给大唐的士兵打马掌。

“你们看,”

李绩指着这热闹的场景,

“孔博士说的‘德’,不是让你们当软柿子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