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辞京华 > 第98章 俘虏(第2页)

第98章 俘虏(第2页)

沈赫看着他们一双双如同沟渠老鼠惶恐的眼睛就不禁觉得可笑!为了这些玩意儿,王林王篙死了,王猛王实昏迷不醒,元宵他们也不同程度受了伤。

这些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!是他重回京城的资本!

沈赫还觉得不够解气,凶狠的眼睛完全没了平时悠悠笑着的样子,不说倭寇们了,就是佘膺和陈琼他们都莫名地感觉脚底一股寒意升腾。

:“算了吧!这些俘虏还得将军回来才能处置!”

为了安抚沈赫,佘膺不得不搬出戚长锋,并且以此警告他不要乱来。

沈赫眼底的冰冷如果能将人杀死,那这些倭寇大概全都早已千刀万剐,倭寇们感受到他冰冷的目光,忍不住瑟缩身体,全身都在止不住颤抖。

沈赫冷哼一声,转身离去时,拍了拍佘膺肩头说:“该记的功劳别忘了给兄弟们记上!

佘膺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发愣,发现他离去时看似飒爽的英姿其实步履沉重,战场上生死有命,不说手下死人是常事,就连自己性命也不一定每次都能保住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当得了兵就已经预备把命别在了裤腰带上,沈把总竟然对此耿耿于怀。

到了入暮时分戚将军的人马回来,得知闽江河大胜很是高兴,今日他在嫡仙镇遇到突袭,也抓获了上千倭寇,却不想是分开线路,倭寇们在两边押注。

:“这样下去可不行,贼寇上来这一千,那几百,零零散散的,福清渡口已经有倭寇上岸抢夺福清周边百姓,往永福县衙方向去了,虽说福州府由总兵大人亲自把守,但倭寇上了岸化妆为民混迹其中很难辨别,我们搜查又容易惊扰百姓…”

将军营帐里,戚长锋面色凝重,与佘膺、梁智忠、梁旻才他们一众先锋将领商讨军情,其中一些哨官坐营坐在里头,沈赫是他们当众权位最低的,仅仅是个管辖五百士兵的把总,则站在了角落最不起眼的地方。

佘膺首先说:“这些倭寇中大多数有会中原话的倭人,还有许多背国投敌的奸民,这次闽江一战就抓到三个为倭寇做事的贱民,依我看,奸细的作用不小,必须想办法震慑才行!不然军民敌对,倭乱永远也没有尽头。”

众人点头赞同,梁旻才道:“这也不奇怪,福州卫临海,到处山地贫瘠,瘦田也多,能耕种的田地大多数还掌握在地方豪绅手里…并且大明律有规定,普通百姓不得出海,一旦发现通通按通倭罪行处理,这也使得空有千里海岸百姓们却不得下海渔作,百姓们不容易啊!”

梁旻才看起来是个八面玲珑的人,却也有着一颗赤子之心,不然也不会一心跟着戚长锋来到福州了。

梁智忠若有所思:“这些日子智忠在福清周围打探情况,似乎从前驻扎关楼的凌画城容晔手下的兵匪有不端的行为,周围百姓似乎对他们十分不满…”

来了这么久,关于凌画城他们驻守关楼的传闻戚长锋也有所耳闻。由于福州府不是什么富裕之地,可以说此地驻军相当艰苦,于是有些心怀不轨的士兵在追捕倭寇时,就会闯入百姓家中掠夺财物,严重的还会用百姓人头冒认军功。正所谓“匪过如梳,兵过如篦”,百姓们深受其害却只能敢怒不敢言,其中当然会有些走投无路的会冒险加入倭寇,报复军队是一说,更多的是出于自保或者为了苟活。

想想从前在登州卫自己刚接过家族侯爵,抵御倭寇时手下不少人蔑视他这个少年将军,一些胆大妄为的士兵就曾经做过搜刮百姓的勾当,更有甚者故意取平民百姓的人头立功,戚长锋记得最过分的一次,如今三十七军三营一千里有个叫张循的,当时就指认有人割他作为百姓的兄弟头颅拿来立功…戚长锋太清楚这些兵痞的手脚了,要不是多年来的从严治军,如今自己军营里或许还有这样的人吧?

梁旻才见大家都在思索,想了想说:“我倒觉得治理刁民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,只要把奸细抓起来在旺市街头斩首示众,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打,估计就能震慑刁民。最主要的还是解决倭寇侵扰问题,这些倭寇对福州情况了如指掌,还有通识中原语言的本领,旻才觉得他们不但事先准备充足,在关楼近海的岛屿肯定也有他们途中落脚的地方,以这些岛屿作为根据地,他们来去自如,不定时偷袭我们,防不胜防啊!”

大家看向梁旻才面前指着的海事地图,戚长锋深以为然:“奸细处置还得再三斟酌,我看怎样捣毁这些倭寇据点才是正题…”

众人商议一阵,佘膺拱手道:“末将愿身先士卒,但我们才来福州不过半年,将军或者应该派人出海探寻一番,详细计划才有取胜的可能。”

戚长锋连连点头,大家还在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提议,直到众人散去,沈赫始终站在军营最不显眼的地方一言不发。

戚长锋知道他们连营损失情况,不管劝解也好,宽慰也罢,在沈赫也想抬脚离开的时候戚长锋把他给叫住了。

:“他们的提议你都听到了,你觉得如何?”

沈赫白净的皮肤难得有了些斑驳的痕迹,那是他亲自埋葬手下士兵时粘上的尘土。

他的眼神疲惫,还在为失去的士兵痛心,戚长锋也不想为难他,改变主意正打算让他回去休息,沈赫却突然开口道:“属下觉得梁副将说得不对,刁民要治,却不能是他说的方法。这样只能逼迫更多百姓走上绝路。再说了,真要严打肯定得全城搜查,这中间指不定会出现什么事情,事实上奸细谁做了谁没做很难说得清楚,万一激起民愤只会是个大麻烦。”

戚长锋也有此意,问沈赫道:“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?”

沈赫叹了口气:“将军容人之量可比海水,将军也知道百姓艰难,奸细的存在何不暂时容忍呢?从前我在锦衣卫时,不少身有劣迹的官员,只要不是大奸大恶,皇上根本懒得计较…”

:“这怎么能一样呢?抛开别的不说,通敌叛国是大罪,到时王监军了解情况参我一本…”

沈赫笑了笑:“将军何必怕王监军?他还等着将军立下功劳好博得几分荣光回京城享福呢!将军若与他推心置腹谈一谈,这些都不是问题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:“可是即使暂时不严打,又如何让福清百姓信服?”

沈赫说:“这有何难?皇帝利用百官治理天下,虽然大多数都以强权制之,却没几人做到‘与有荣焉,与辱同仇’,将军若能做到,福清百姓未必不会记得将军的恩德。”

:“哦?此话怎讲?”

戚长锋听得心花怒放。他至始至终没有像其他将领一样手下留有“师爷”的职位,因为这些人大多数不过是有些小聪明,使些从书上得来小计谋,见识却未必有梁旻才梁智忠这些实干的将领强。所以他宁愿和将领们商讨,也不愿找所谓军师暗地里商量对策,正是这样的信任,才得来一众将领的忠诚。

但沈赫不同,他是见过大世面,大阴谋的,很多事情一眼洞悉,更不用说解决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