段三娘语气坚定。
“可……”
柳元还想争辩,却被段三娘直接打断。
“莫再多言!梁山大军即将抵达,此时当同心协力应对强敌,倘若此刻你们再起内讧,恐怕还没等梁山动手,我们自己就已经溃散了!”
“……是,夫人!”
柳元虽心有不甘,但还是拱手应允,勉强答应下来。
当他准备离开时,段三娘忽然开口:
“你从军中挑选两队可靠士卒,并将所有哨探马匹集中起来,以防万一……”
“夫人,这是何意?”
柳元心中一震。
“事到如今,必须为最坏的结果做好准备。”
段三娘说完,略作犹豫,又补了一句,“此事暂且莫要告知老杜。”
“是!”
柳元暗自欣喜,段三娘让他收集马匹、挑选士卒,显然已有逃离的计划。
而她刻意隐瞒杜壆,显然对他心存疑虑。
或许真的到了寨子被攻破之时……
他们离开时,总是不再带上杜壆。
……
在杜壆的指挥下,淮西军的营寨尚在整理,梁山大军已然逼近。
两千余骑兵所激起的巨大声势,把淮西营寨内的小喽啰们惊得不轻。
幸而杜壆调度得宜,迅速命亲卫四处喊话,才使得寨中众人拿起武器,奔赴各自的防守位置。
“梁山竟全是骑兵……”
段三娘立于哨楼,目光凝视着前方梁山军阵,虽早有探子报告此行大军尽是骑兵,但她未曾亲见。
直至此刻,梁山大军已近在眼前,段三娘这才真正见识到其铁骑的威势。
难怪她会惊讶,在淮西,王庆即便整合了大部分绿林势力,麾下骑兵也不过三四百人,还是历经辛苦搜罗所得。
“据说就连宋军都难得拥有战马。”
段三娘苦恼地说,“梁山不过兴起大半年,又是从哪里弄来这么多马匹?”
“其实从宋辽边境向辽人购买马匹并非难事。”
杜壆答道,“宋廷缺马的主要原因,还在于官场**。
朝廷划拨给边境马场的购马经费,还未到达目的地便已消耗大半,剩余款项再经负责互市的官员盘剥,能剩下多少可想而知,自然难以买到优质战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