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了。
李琼心中冷笑一声,面上却不动声色。
“公公请讲。”
王公公放下茶杯,身子微微前倾,压低了声音。
“陛下想知道,元帅下一步,有何打算?”
他的声音很轻,像是在说什么体己话。
“元帅也知道,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朝廷也好早做准备,全力支持元帅的行动啊。”
“这可是关乎国运的大事,马虎不得。”
李琼的眼帘,微微垂下。
他想起了三天前,在镇北王府,那位镇北王对他说的话。
“小子,记住。你打赢了,朝廷里那些人,比谁都高兴,也比谁都害怕。”
“他们会赏你,捧你,把你捧上天。”
“然后,他们会问你,接下来想干什么。”
“你不能不说,因为军国大事,你身为元帅,有责任上报。”
“但你怎么说,却是个学问。”
“他们怕的,不是你能打,而是怕你,成为第二个李家。”
李琼的指节,无意识地在桌案上,轻轻敲击了两下。
他抬起头,迎上王公公那双探究的眼睛。
“回公公的话,北疆刚刚光复,民心未稳,三关防御,尚有诸多疏漏。”
“琼已经率三万先锋军,渡过孔雀河,在对岸构筑前沿阵地。”
“计划用半个月的时间,将三关防御,连成一体。”
“半月之后,镇北王殿下的五万主力大军,会押运粮草辎重过河。”
“届时,八万大军合力,在草原上,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。”
“以逸待劳,静待蛮夷来攻。”
李琼的声音,平静而清晰。
每一个字,都说得清清楚楚。
这是他和镇北王商议好的计划,是阳谋。
王公公听着,眼睛越来越亮。
他的脸上,始终挂着那副和煦的笑容,但眼底深处,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光。
他记下了。
每一个字,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。
“原来如此,原来如此。”王公公抚掌赞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