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仙子,你怎么有条蛇尾巴 > 第232章 佛明寺大杯(第2页)

第232章 佛明寺大杯(第2页)

月梅噗嗤一笑:“我一直以为寺庙就告诉人:这辈子多行善,下辈子投好胎。”

岩老七闻言哈哈大笑。

周铭轩有些局促,小心翼翼地伸手扯了扯月梅的衣袖,压低了声音:

“队长,咱这都到佛家地界了,这么说话……怕是不太好吧?”

月梅转过头,脸上带着促狭的笑意看他:

“你相信这世上真有佛祖吗?”

周铭轩被她问得一个激灵,缩了缩脖子,眼神闪烁,没敢吱声。

“月梅姐,”陆桥靠在车厢壁板,接口道,柳雨薇则慵懒地倚在他肩头睡觉。

这两人自打上车起就腻歪在一起,搂搂抱抱,完全就是一副热恋期的架势。

月梅早已见怪不怪,周铭轩多看几眼也慢慢习惯了。

“其实寺庙,可能跟你想象的不太一样。它们在知识传播上,曾经和各大书院是分庭抗礼的。”

“哦?怎么说?”月梅挑了挑眉,来了兴趣。

陆桥调整了下坐姿,侃侃而谈:“佛教其实兼顾了上下层。对于上层那些追求真理哲思的人,寺庙传播的是实打实的学问,比如着名的‘五明’:因明、声明、医方明、工巧明、内明。也就是逻辑学、语言学、文学、医学、冶炼、数学、天文学、哲学……这些世俗学问都在其列。”

“其中,尤以逻辑学最厉害。寺庙大兴辩经的风气,这也是世人最熟悉的。很多小说作家未必真懂佛,但‘辩经’这场景,他们是一定会写。”

“真正钻研这些学问、被佛法精义吸引的人,往往才是最虔诚的信徒,也是寺庙最核心的群体。他们深研佛理,渴望通过出家修行觉悟真理,解脱轮回之苦。”

月梅摇了摇头:“我家附近也有座庙。小时候总有些叔叔阿姨上门,劝我家里人去‘皈依’,说信了佛祖,佛祖就能带我们赚钱。”

“那是另一类信徒了。”陆桥解释道,“这类人往往在生活中遭遇了重大挫折苦难,由此产生厌弃之心。佛教里关于‘轮回’的教义,在他们那里被曲解了。”

“他们变得狂热,认为自己这辈子吃苦是‘上辈子造孽’的报应,所以这辈子要拼命‘行善积德’,以求‘下辈子投个好胎’。最终,他们把全部身心都寄托给‘佛祖’,以此逃避现实的风雨飘摇。”

“可实际上,‘轮回’阐述的更多是世间万物运行的一种规律。在这一点上,道家也有类似的观点,比如观察周而复始的现象。在首次精确观测天体球形轨迹之前,道佛两家都用这种循环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规律。”

“道家称之为‘圆’。”

“总之,佛家教义的核心,是引导人超脱自我局限,观察天地规律,直面苦难,寻找根源,心怀宽爱,利乐众生。”

“只不过因为它同时包容了前面说的这两类人,而第二类寻求寄托的人数众多,声音又大,久而久之,就成了外界的刻板印象。”

月梅想了想,笑道:“这么看来,道家倒是刻薄得多。我记得道家学会门口挂的牌匾是:‘爱信不信,别打扰老子飞升’。”

陆桥被她逗得哈哈大笑:“没错!道家在强调超脱的同时,看重‘自强不息’。”

岩老七依旧在麟驹背上惬意地晃着身子,悠悠插话:

“天底下真能做到‘自强不息’的,那都是神人。”

月梅两手一摊:

“所以为什么寺庙香火不断?因为它们还照顾到了绝大部分做不到‘自强不息’的普通人。”

“痛苦吗?来,信仰佛祖吧。”她模仿着那种劝诱的语气。

“据说,”岩老七慢悠悠地补充,“真正的高僧大德,并不‘信仰’某个具体的佛祖。他们认为‘众生皆有佛性’,每个人自己就是佛。”

陆桥沉吟片刻:

“但总的来说,佛教对社会意义重大。它收容了大量对现实绝望、厌世弃世的人。若放任这些人在世间游荡,天知道他们能搞出点什么事情。”

岩老七点了点头:

“没错。如果不是这个原因,朝廷是绝不会允许神权如此昌盛的。”

沉默了许久的周铭轩终于忍不住开口:

“陆小弟,你……你怎么懂得这么多?莫非你是佛教徒?”

陆桥摇了摇头:

“不是。我们宗门学堂里有教这些。佛教对元泱界的知识体系影响深远,况且在最高深的哲理层面,佛道两家确有殊途同归的趋势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