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策的心里在思索:孙传庭的秦军主力在哪里?为何约定在此会合,却迟迟不见踪影?
一名亲兵走了过来:“禀大人!孙世瑞来了!”
“世瑞?请他过来!”
王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,随即恢复平静。
不多时,孙世瑞带着几骑快马驰入辕门。
孙世瑞风尘仆仆,眉宇间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,但眼神依旧明亮锐利。
“大人!一别经年,风采更胜往昔啊!”
孙世瑞翻身下马,大步迎向王策,脸上带着真挚而爽朗的笑容,张开双臂。
“世瑞。”
王策也笑着迎了上去,两人用力地拥抱了一下,互相拍打着对方的后背。
一股久别重逢、惺惺相惜的热流在两人间涌动,暂时冲淡了战云密布的紧张。
当初在庆阳府,孙世瑞可是王策的谋主,见证了王策的崛起。
只是孙世瑞终究是孙传庭的儿子,正所谓父命不可违,孙世瑞也不得不主动与王策疏远。
这次王策奉旨讨贼,双方也算是目标一致了。
孙世瑞微笑着说道:“我们已经得到朝廷的邸报,听说朝廷下旨擢升大人为总兵,率精锐东来助战,家父与小弟皆是欣喜万分!”
孙世瑞松开手,打量着王策身后那壁垒森严、军容鼎盛的营寨,尤其是看到那一排排散发着金属寒光的野战炮时,眼中更是异彩连连。
“大人治军,果然名不虚传!这才几个月,大人又新武器了!”
王策谦虚一句,随即引入正题,语气转为凝重:“督师何在?军情如何?既然命我火速支持,为何不见督师主力动向?”
孙世瑞脸上的笑容瞬间敛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忧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。他左右看了看,压低声音道:“大人,借一步说话。”
渭河浑浊的浪涛拍打着风陵渡的土岸,卷起黄浊的泡沫。
王策站在刚立稳的营寨辕门前,望着对岸潼关巍峨却沉默的轮廓,眉头紧锁。
孙世瑞带来的消息,象一块沉重的冰,坠在他心头。
“家父主力被大雨困在路上,如今官道泥泞难行,粮车寸步难移。”
孙世瑞的声音压得很低,带着深深的焦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惭。
“朝廷朝廷的粮饷,只到了三成!军中粮草不足,家父严令,各部不得妄动,务必等他主力汇合,再图东进。”
王策沉默着,目光扫过身后营寨。
他的三千五百天策军精锐,盔甲鲜明,火器森然,如同一柄淬炼好的利刃,却只能在这河滩上,对着汹涌的黄河空耗锋芒。
孙传庭的困境,他理解,但时间不等人。
李自成在河南,如同滚雪球般壮大,每拖一天,敌人的力量就膨胀一分。
王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:“世瑞,督师之意,我明白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