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海关,平西伯帅府。
那场以高第人头落幕的鸿门宴,余威未散。整个关城之内,所有的文武官员都成了惊弓之鸟,吴三桂用最直接、最血腥的方式,将绝对的控制权,牢牢地攥在了自己手中。
他知道,崇祯皇帝的十余万大军,正日夜兼程,向着山海关而来。巨大的压力,让他坐立不安。为了进一步震慑那些心中尚存大明忠义的将领,也为了向关外的满清主子纳上一份“投名状”,他又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棋子——那个已被他囚禁了一年多的前密云总兵,唐通。
于是,一场更为诡异的宴席,在帅府的偏厅里摆开了。这一次,被“款待”的,只有唐通一人。
当唐通被从阴暗潮湿的地牢里提出来,重新沐浴更衣,带到这场丰盛的酒宴前时,他心中早已是一片冰凉。他知道,吴三桂这个乱臣贼子,绝不会好心请他吃饭。这,定然是他的断头饭。
宴席之上,吴三桂与夏国相一唱一和,言语间充满了猫捉老鼠般的戏谑。他们看着唐通,就像看着一个即将被送上祭台的牺牲品。所有被召来作陪的吴三桂心腹将领,也都心照不宣,他们以为,今日必将亲眼见证唐通的人头落地。
然而,就在酒过三巡,吴三桂举起酒杯,似乎要下达最后通牒之时,他却突然话锋一转,将矛头指向了席间一个正幸灾乐祸、以为可以看一场好戏的降将高第。
那场戏剧性的反转,至今仍让关城内的官员们回想起来,不寒而栗。吴三桂以“乱我军心”为名,当场斩杀了高第,用他的血,染红了宴席。而本该是主角的唐通,却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,被毫发无伤地,重新押回了那间熟悉的地牢。
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。这,才是吴三桂要施加于唐通身上的,最残忍的酷刑。
地牢之内,唐通彻底陷入了绝望。他知道,吴三桂是不会轻易让他死的。他要留着自己,作为将来与朝廷,或是与满清讨价还价的筹码。
“我不能就这么屈辱地活着!”唐通心中涌起一股悲愤。他想到了史书上那些为国殉节的忠臣烈士,一个念头在他脑中疯狂滋长——自尽!只要死了,他便能保全自己的名节,更能让家人后代,享受到朝廷的抚恤与荣光。
他环顾四周,地牢里空空如也。他解下自己的腰带,将其扔上房梁,打了个死结。他踩上那张硬板床,将脖子套进了绳圈里。
冰冷的绳索,贴着他的皮肤,死亡的气息,是如此的真实而又恐怖。他的双腿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,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——家中的妻儿,昔日的荣华,还有对死亡最原始的恐惧。
最终,他还是退缩了。他哆哆嗦嗦地从床上爬了下来,一屁股坐在地上,放声大哭。他发现,慷慨赴死,远比他想象的要艰难得多。
既然没有勇气自尽,那便用另一种方式来表明心迹。唐通心一横,决定绝食。他要用这种方式,向吴三桂,也向天下人宣告,他唐通,宁死不食周粟!
然而,他的这番“忠烈”姿态,在吴三桂看来,不过是一场可笑的表演。
吴三桂听闻唐通绝食,非但没有动怒,反而大笑起来。他下令道:“不吃饭?那怎么行!唐将军可是朝廷的重臣,在本帅这里要是饿瘦了,将来传出去,岂不是说我吴三桂苛待同僚?”
他随即命令伙房,每日三餐,都要为唐通送去最顶级的山珍海味。什么燕窝鱼翅、烧鸡烤鸭、美酒佳肴,流水价地往地牢里送。他就是要用这种方式,来羞辱唐通,看他能将这副忠烈的面孔,装到几时。
第一天,唐通看着满桌的珍馐,闻着那诱人的香气,咬紧牙关,将头扭到了一边,不看不闻。
第二天,他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,胃里像是有无数只小手在抓挠。他看着那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,口水不受控制地分泌着,喉结上下滚动,但他依旧靠着最后一点意志力,硬撑了下来。
到了第三天,唐通彻底撑不住了。他饿得头昏眼花,四肢无力。当狱卒再次将一盘热气腾腾的烧鸡和一壶温好的美酒送进来时,他心理的防线,彻底崩溃了。
他支走了狱卒,如同做贼一般,狼吞虎咽地抓起鸡腿,大口地撕咬起来。就在他吃得满嘴流油,忘乎所以之时,地牢的门,被悄无声息地推开了。
夏国相正站在门口,脸上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鄙夷与嘲讽,静静地看着他。
唐通的动作瞬间僵住,手中的鸡腿“啪”的一声掉在了地上。他的脸,涨成了猪肝色,羞愤、尴尬、恼怒,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,恨不得地上能有条缝让他钻进去。
夏国相轻笑一声,走了进来。他如今奉了吴三桂的命令,全权负责看管唐通。他看着唐通这副丑态,心中愈发笃定,此人不过是个贪生怕死的懦夫,根本不足为惧。他甚至在想,或许寻个机会,自己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结果了他,为主公除去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