苍梧镇那惊天动地的清晨,早已沉淀为县志中浓墨重彩的一页,更在街头巷尾的说书人口中,被演绎成无数荡气回肠的版本。
林神仙掷石留书、废匪修为的雷霆手段,灰衣老者妙手回春、点醒县令的智谋,成为了齐盛王朝边陲之地百姓心中永不褪色的传奇图腾。
县令因祸得福,在林神仙无形的威压与灰衣老者的点拨下,竟也循规蹈矩、兢兢业业了几年,最终得以调任他处,虽无大功,却也落了个“守成”的评价,带着对那个清晨深入骨髓的敬畏离去。
时光荏苒,弹指已是数年之后。
江林悦与萧齐逸的身影,早已不再局限于苍梧镇这样的边陲小镇,甚至不再仅仅在江湖的刀光剑影中穿梭。
他们的足迹踏遍了齐盛王朝的山河万里,如同王朝最深沉的影子,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界处无声耕耘。
那些盘踞在地方、吸食民脂民膏的前朝遗毒,那些试图借江湖之名兴风作浪、颠覆新朝的宵小。
在一个个看似偶然的契机下——或是证据确凿的贪腐案发,或是门派火并后的彻底瓦解——
被连根拔起,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。
他们亲手重新建立的“青影卫”,如同一张精密而无形的大网。
深入州府衙门的档案库,渗透进繁华市井的喧嚣,甚至潜伏在商队马帮的驼铃声中,忠诚地执行着影子的使命。
收集着阳光照耀不到的角落里的信息,并在必要时化为最锋利的暗刃。
与此同时,朝堂之上,太子等不到父皇母后——
江林悦与萧齐逸的回归,无奈接受了萧齐逸的退位诏书,任新帝,继续父皇母后的国号齐盛。
萧承嗣不负众望。他继承了萧齐逸与江林悦的坚韧与智谋,更拥有君王所需的宏图大略与务实精神。
在父母于暗处帮助的基础上,推行各种新政,雷厉风行。
督察院的分支机构如同王朝的触角,深深扎根于每一州、每一县、每一郡,监察百官,震慑不法,直奏天听,成为了悬在地方官吏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曾经视入学为奢望的贫寒子弟,如今在人口稠密之地新建的蒙学、县学、郡学中,也能听到朗朗书声。
朝廷补贴束修,虽未能尽善尽美实现“人人皆可入学”的终极理想(尤其在偏远乡村),但“兴文教”的种子已深深播下,寒门士子眼中燃起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之光。
田野阡陌间,新式农具和改良的耕作技术在推广,官仓更加日渐充盈。
而在靠近水源、交通便利之处,轰隆作响的改革纺纱机、炉火熊熊的冶铁工坊、规模宏大的官窑,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运转着。
商路因治安好转和水泥道路的通达,交易空前繁荣,丝绸、瓷器、铁器、纸张……齐盛的物产沿着陆路和水道,源源不断地输往四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