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然也!”
高景颔首:“罗网虽隐秘,终是江湖人构成,所求不过是财富、名声、武学巅峰。我据此调整规矩,予众人晋升机会与武学精进之道,罗网自当依附于我。
掩日首领即便洞悉,亦无能为力,他能赐金银、授武艺,却给不了官位权势……因他无我之威!”
“此乃正道!”扶苏肃然起敬。
高景微笑,轻抚麟儿头顶:“带公子他处逛逛,麟儿要听话哦。”
麟儿蹭着高景手指,娇嗔:“麟儿最听话啦。”
“好,麟儿真乖!”
高景笑答,携扶苏离去。
“实力,乃话语权之基!”
至军营前,高景对扶苏道:“手无寸铁与剑在手而不用,大不相同!智谋万千,在绝对实力前,皆为空谈。
颍川军经数次扩编,今已三万,皆我亲手训练,秦室宗亲亦在其中。
不再扩招,一是财资所限,二是三万精兵足以抗衡十万雄师。
可记得,为君者需紧握何物?”
扶苏正色答:“名望、权柄、军队!”
高景点点头:“颍川军统帅章邯,乃你父王心腹,基层皆为秦室宗亲……接下来,看你能否收服此军了!”
扶苏深吸一口气,深鞠一躬:“多谢先生诸多筹谋!”
高景面色凝重:“大王一统后,需仁君安抚百姓,恢复国力。但切记,仁君亦须手腕!”
“先生教诲,扶苏铭记!”
高景点点头:“去吧,颍川郡便托付于你了!”
雁门关外,蒙恬恭敬行礼:“老师,蒙恬告退!”
其对面,是一位神色冷厉、气势迫人的中年将领,不耐烦地摆手:“速去,若我反悔,恐取你性命!”
“老师不会的。”蒙恬淡然回应。
“何以见得?”
蒙恬神色肃然:“因为老师是李牧。”
李牧,这位赵国雁门关的守将,闻言反问:“李牧就不能杀蒙恬吗?”
蒙恬笑道:“大良造曾说,李牧虽愚忠,但内心深处是位民族英雄。”
李牧沉默片刻,叹道:“我闻三川郡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盛,魏国百姓纷纷投奔,几乎人去楼空……能被这样的贤人所看重,我此生无憾。”
蒙恬迟疑道:“老师为何不投秦?秦王昏庸,不值得老师效忠,老师这些年想必也深有体会。有大良造在,赵国百姓定能安居乐业。”
李牧笑道:“这几年有秦王和大良造的支持,我作战甚是畅快。但我终究是赵人,赵国一日存在,我便守护它一日。”
蒙恬仍试图说服:“若大良造亲自来劝……”
“哈哈!”李牧大笑,“高景的口才,我有所耳闻。他若敢来,我必斩之,不给他说话的机会。”
蒙恬无言。
“走吧!”李牧挥手,不耐烦地说,“将来战场相遇,我绝不会手下留情。”
蒙恬深吸一口气:“我也不会。告辞,先生保重。”
三川郡郡守府邸,高景躺在床上,左拥焰灵姬,右抱明珠夫人。
明珠夫人枕在高景胸口,手中拿着一张布帛:“大梁贵族半数以上愿私下献城投降,但有两个条件,一是只愿向你投降,二是要求与颍川、三川氏族同等待遇。”
高景双手在二女身上游走,眯着眼说:“魏国将亡,他们没资格谈条件。告诉他们,颍川学宫、三川学宫未出一分力,先交出半数家产,再谈待遇。”
明珠娇笑道:“他们怕是要犹豫一阵。”
高景冷笑:“秦灭赵前,还需魏国阻断燕楚联盟。我就要他们犹豫,等赵国一灭,他们自会决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