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邯似乎领悟了高景的意图。
他低头思索后,答道:“回大良造,我不敢轻易断言,需亲眼见过项燕的军队方能作答。”
高景满意地笑道:“章邯心思缜密,实乃天生的将才!”
章邯行礼道:“多谢大良造赞誉。”
“届时先带两万人前往,视情况再增兵。”
高景神色凝重道:“我要以最少的兵力击败项燕,震慑诸侯,为日后的军改奠定基石!”
军改二字一出,众人皆神色肃穆。
“如今各国交战,必致田地荒芜,民生凋敝……”
高景正色道:“此状必须改变,颍川军便是我的尝试,专为战事而生,即便战时亦不影响民生。
此策能否成功,就看此战了!”
秦国素有“一内一外”之传统,朝中大臣多荐亲信在外统兵,以助施政。
如张仪与魏章,前者游说列国,后者出兵攻伐,配合无间,令诸侯畏惧。
此类例子还有穰候与白起,范睢与郑平安。
故张仪失势,魏章亦被逐;郑平安降秦,范睢亦辞官。
然吕不韦掌权后,未能延续此传统。
嬴政执政,更不会容忍此类情况。
而今,高景却欲重拾此传统,章邯便是他精心培养的统兵之才——因章邯亦是嬴政心腹。
……
一月时光转瞬即逝。
双方约定的战场与细节早已商定,地点位于一处高丘下的平原。
地势开阔,四周无遮无挡,无法设伏,令双方皆感安心。
而那高丘,正是观战之处。
这场对决的消息早已传遍四海,故而在约定的时辰尚早之时,高丘之上已是人头攒动。
各国的达官显贵、将领豪杰,以及诸多学派的人士纷纷汇聚一堂。
就在这万众瞩目的场景下,高景携带着惊鲵踏上高丘,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
“他怎会来此?”
“这不是他与项燕的比试吗?他怎么现身了?”
“他身旁的那位是……”
“如此人物,确是难得一见。”
“高景也是个性情中人呐……”
面对周围的纷纷议论,高景不为所动,搂着惊鲵径直走向最前排。
那里早已搭起了观景台,位置绝佳,可将平原风光尽收眼底。
如此贵宾席位,自然是为见证者预留,众人对此并无异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