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松子再叹:“师叔亲收其为徒,赐名晓梦。”
“恭喜天宗得才。”
……
赤松子引高景至山谷入口,言:“师叔于谷中修行,汝自行入内。”
高景望入口,应:“好。”
赤松子点头离去。
高景无犹豫,步入幽静山谷。此地非低洼,两侧山体微凸,若合抱之势。气候温润,初春已草木葱茏。绿意中,灰褐色木屋矗立,乃北冥子隐居处。
高景入屋,见晓梦打坐,见其来,面露喜色。屋内似仅她一人,但高景觉有异。闭目吸气,再睁,叹曰:“和其光,同其尘,妙境若存!”遂向空处行礼:“儒家高景,拜见北冥子师叔。”
白须白眉白发,道袍立领,自虚无中渐显。非隐藏,乃融入!
北冥子与环境浑然一体,犹如静物般不引人注意。
“请坐。”
北冥子的声音平静,无波澜。
高景行礼后,于对面跪坐。
北冥子斟茶,每人面前一杯。
高景举杯未饮,询问:“师叔召我,有何要事?”
北冥子轻哼一声,面上无笑,声音却带着笑意:“晓梦学了《天地篇》,你教得挺好。”
高景微蹙眉头,揣测其意。
北冥子续言:“庄子《天》有三篇——《天地》、《天道》、《天运》,晓梦与这三篇甚是相投,既已授《天地》,何不将《天道》、《天运》也一并传授?”
高景沉默品茶,片刻后放下杯盏,言:“《天》三篇,意在使人悟‘天’、‘道’及‘运’之真谛。”
他不愿揣测北冥子心思,既有所命,自当遵从。
“‘天道’,乃自然法则,不因人意而改,无善恶之别。”
人应顺应天道。
譬如古人定节气,仲春、仲夏、仲秋、仲冬,后又增春分、夏至等,皆是人类探索自然之果。
循此法则,方有“春耕秋收”之常识。
天道无善恶,如“虎食人,人杀虎”,人视虎食人为恶,欲除之;而虎为食而猎,犹人食五谷,皆天道平衡,不偏不倚。
言及“天道”,北冥子未让高景继续,而是置一卷竹简于前。
高景疑惑展开,不禁失笑,念道:“北冥有鱼,名曰鲲。鲲之大,不知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曰鹏。鹏之背,亦不知几千里也。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
此鸟也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……”
“……列子御风而行,泠然善也,旬有五日而复返。彼于福者,未数数然也。虽免行走之劳,犹有所待。若乘天地之正,御六气之变,以游无穷者,彼将何待?故云: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