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大秦:弃婴觉醒,我成鬼谷妖孽 > 第293章 末将领命(第3页)

第293章 末将领命(第3页)

高景眼中闪过喜色,领命道:“遵命!”

群臣亦露满意之色。

朝议毕,秦王遇刺之事迅速扩散。

高景随嬴政至偏殿,直言:“大王此举太过冒险!”

嬴政淡然笑道:“寡人无恙,倒是景纯,当时所用何策?”

“不过是正义凛然,浩然之气罢了。”高景解释道,“大王日后切不可再涉险境,您的安危,关乎天下。”

嬴政无奈应允。问及攻燕人马,高景言十万足矣,若用颍川军,三万亦可。

“燕王喜失民心,百姓厌倦,仁义之师必能使其归附,无需滥杀。”高景道。

嬴政似笑非笑:“寡人刚遭刺杀,大秦子民愤慨,景纯却言无需滥杀?”

高景正色道:“大王欲统一天下,至高无上,须学会克制。匹夫之怒,不过血溅三尺;天子之怒,却可伏尸百万!”

嬴政神色凝重:“寡人受教了!”

沉默片刻,嬴政忽道:“设法留姬丹一命。”

高景未应,嬴政亦止。

秦王政十九年秋,燕太子丹刺杀秦王未果,秦国震怒,遣大良造高景攻燕。

燕赵之地多豪杰,此非褒义,实乃贬义——因需拼命方能生存,皆因地理位置所致。

秦、燕、赵三国均与胡人为邻,应对策略各异。

秦国于胡人聚居之处设道,与县同级,但道中多由胡人主政,赐以爵位,许以牛羊代粮帛为税,提倡通婚,保留其节日习俗。又倡其习律法与文字,学室对之开放。遇灾荒,秦亦速施援手。

赵国虽无道制,但对境内胡人亦多加关照,派重兵护之,如李牧于云中,所护即为当地牧民,其骑兵多出自此。

唯独燕国,自视姬姓贵族,轻视辽东人,以歧视相待。令其缴粟、布帛之税,然彼等以放牧为生,每逢缴税,只得牛羊换粮帛,商人趁机压价牟利,与地方官勾结。辽东人不得为官,反被大量征召服徭役,筑城墙、征战,不顾其生计。如今燕军中,胡人至少有十万。燕国不信任胡人,中高层官职皆由贵族把持,贵族辱骂辽东人,矛盾日深。

燕军士兵,除被迫作战的辽东人,余者多为燕国人,亦心存不满。因燕国地理特殊,百姓常受寒饥之苦。而燕国变法专注于对齐战争与拉拢军事人才,内政落后,官吏体系混乱,贵族跋扈,行政低效。

即便如此,燕国修筑长城未停,徭役不断,自燕成王以来,年年征召人力修筑辽东长城。

故高景言只需十万人,非虚言也。利用好内部矛盾,五万、三万亦足。

秦王政十九年,高景夜抵易水秦军大营,时值寒冬,燕地尤甚。关中秦人不习此气候,大营氛围紧张。

大军统帅辛胜迎高景入营,言及归期,满是期盼。

高景闻秦军士兵之情,亦叹曰:“吾当尽力使众人年前归乡。”

辛胜讶异:“大良造,今已十月,距年关仅两月矣。”

高景笑而不答。

昔日赵国动荡,赵公子嘉遁至代地称王,今朝与燕国结盟互助。

故而,高景之真正对手,实为燕国与代国!

高景此行非孤军奋战,王离与蒙恬伴其左右。

此乃高景初次统兵,秦国岂会错失良机?

王翦与蒙武亲携厚礼求见高景,软硬兼施,终使二人归入高景麾下,望能习得兵法。

高景抵营,三日三夜未见人影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