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苏略作思索,道:“先生所言极是,扶苏已悟。”
二人并肩步入咸阳。
自此,咸阳归属他们。
高景心境平和,深知自己不为权势所动,预见前路阻碍将减,心生愉悦。
扶苏则不然,望着渐近的咸阳,念及即将成为帝国之主,内心难掩激动,神思飘忽。
高景望其一眼,问:“公子道学进展如何?”
扶苏叹道:“深觉其艰涩。”
高景笑道:“既习道学,我便与公子分享道家圣人庄子所述一故事。”
扶苏正色倾听。
高景言:“昔时,齐桓公堂上读书,匠人轮扁于旁砍木制轮。
轮扁见桓公专注,遂放斧上前问:‘大王所读何书?’
桓公答:‘圣人之书。’
轮扁又问:‘圣人尚在否?’
桓公答:‘早已仙逝。’
轮扁遂言:‘大王所读,不过圣人遗下之糟粕。’
桓公不悦:‘我读书,匠人怎敢妄议?若能道出理据,饶你不死;否则,严惩不贷。’
轮扁答:‘吾由制轮得悟。
轮孔过宽则松而不固;过紧则辐难入。唯适宽紧,方能得心应手,制出佳轮。
此理,吾心知肚明,难以言传。吾不能教子,子亦不能承吾技,是以吾虽年逾古稀,犹自操刀制轮。
古人与其不可言传之智慧皆逝,大王所读,不过古人遗下之糟粕。’”
此即“轮扁斫轮”之典故。
故事毕,高景道:“**道,却忘‘道可道,非常道’。
书籍,乃‘言’也;‘言’之可贵,在于传意;意有方向,此即圣人之道,非言语所能及!
真正珍贵者,非书籍,非言语,而是言语难以传达之‘意’。”
扶苏陷入沉思,感觉答案近在咫尺,却又难以捕捉,欲言又止。
高景保持沉默,仅以微笑继续步伐。
扶苏一路上焦急万分,甚至憋得满脸通红,那种触手可及却又无法把握的感觉令他倍感烦躁。
高景终于启齿,笑道:“道家思想,真的很难理解吗?其实一句话就能概括,就是让心静下来……还是拿庄子的故事来说明吧。
据说庄子前往楚国途中,在路边草丛中发现一具骷髅。
他轻轻敲打,问道:你是因为贪生怕死、患病至此?还是因战乱被刀斧所杀?或是因作恶多端,愧对家人至此?亦或饥饿寒冷而亡?还是自然老去?
言罢,庄子枕着骷髅入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