盗跖讶异:“你认识班老头?”
高景点头:“确有渊源,一直期盼重逢。”
盗跖疑惑:“儒墨对立,你身为儒家,怎与班老头有旧?”
高景笑答:“你墨家之人,不也来寻我儒家?”
盗跖挠头:“不知怎的,觉得你人不错,想结识一番。”
高景自报家门:“我姓高,名不便提。”
盗跖不再追问,低声问:“此行目的,可是《天工开物》?”
高景反问:“墨家亦有意此书?”
盗跖笑道:“诸子百家,谁不心动?传言得此书者得天下。”
高景愕然:“传言太过,作者亦未得天下。”
盗跖神秘道:“《乃粒》一篇,令农耕增产五成,传言非虚……且景公已近乎得天下!”
高景沉默饮酒,道:“墨家目标,乃天下?”
盗跖摇头:“矩子欲此书流传天下,命我窃取……但我更想偷另一本。”
高景挑眉:“何书能令盗王之王动心?”
盗跖低语:“景公的无字书。”
高景愣住,随即笑而敬酒:“祝盗跖统领,得手顺利!”
盗跖得意:“盗王之王,何物不可得?”
高景无言以对。
交谈片刻,高景离去。
他此行只为探访墨家据点,确认是否有班大师在列。
未见班大师,高景兴趣索然。
待高景离去,盗跖挠头自语:“怎会对一名初识的儒家如此开诚布公?”
思索无果,盗跖放弃,心想:“此人真诚,值得结交。”
河西郡泾水流经泾阳县,嬴政巡视队伍在此扎营。
昔日韩国危在旦夕,派水工郑国入秦。
秦修渠十年,耗资巨大。
郑国弱秦目的败露,秦臣怒欲斩之。
郑国道:“虽为韩王所遣,但渠成,韩延数年,秦却得万世之利。”
此言使嬴政赦免郑国,令其继续督建。
此渠自泾水至洛水,灌溉关中沃土千里,使秦干旱之地变为粮仓。
嬴政立于渠首瓠口,忆及往事。
身后,黑白玄翦携缉捕司捕头低语汇报。
赵高见捕头曾是罗网中人,今为缉捕司捕头,心知当地罗网已投高景。
赵高不敢轻举妄动,免致与缉捕司、高景为敌。
随后,嬴政召见一女子。
女子见嬴政,瑟瑟发抖,跪伏不起。
赵高不解皇帝为何召见平凡女子。
嬴政语气温和:“将你所知尽述。”
女子结巴回答,虽语无伦次,所透情报却让赵高大惊。